百年神庙能让洪水绕道,专家调查后一无所获
2024/8/9 来源:不详北京有什么好的医院是治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前言
坐落在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的一座城隍庙,有着近百年的历史。
宁陕县位于长江、黄河两条河流的分水岭,是中国南北地区气候的过渡带。根据相关信息记载,这里的年降水量大约在毫米左右。
让人奇怪的是,每当宁陕县下起大暴雨的时候,河流狂奔而下,而地处宁陕县低洼地带的城隍庙却能次次安然无恙,洪水甚至还会绕过城隍庙向另外的方向奔涌。
当专家听闻此事后,立即就前往宁陕县进行调查,但最终却一无所获。
然而,这件让专家都无法解释的事情,却被途径此地的三名高中生道明真相。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洪水为何会在城隍庙绕道而行呢?
城隍庙的由来城隍庙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神祇之一,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守城之神,是用来祭祀城隍神的庙宇。
“城隍”本来指的是护城河。最早出现于班固的《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
远古时期,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经济难以抵抗大自然的力量。人类就将希望寄存在凶猛的动物身上,或者是一些自然神身上,而城隍神就是人们心中的自然神之一。
古时民间信奉神灵,再加上关于城隍神的传说愈演愈烈,统治者为维护政权,顺水推舟,将神灵演变成加固政权的一种手段。
随后,城隍神由开始的自然神演变成人格神。城隍庙内,大多都是对地方百姓有贡献的民众英雄。
人们之所将民众英雄设立在庙中,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人们心中非常敬佩这些英雄,以此来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另一方面,人们希望这些英灵可以继续守护他们,护他们平安。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曾记载,楚汉时期的荥阳之战,纪信为解救刘邦突出重围,特意假扮成汉王蒙骗项羽。最后,帮助刘邦夺得王位,成为天下之主。而他自己却被项羽的一场大火,活活烧死。
当刘邦黄袍加身,夺取政权之后,为纪念纪信,封纪信为十三省的总城隍,为他建寺庙。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为纪信祭祀。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在文景二帝时期,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将纪信供奉为城隍神,成为长安城内的保护神。
随着民间对城隍的信仰越来越深,祭祀活动也越来越频繁。
唐代时期,每当百姓遭到旱涝灾害或者天灾的时候,就会来到城隍庙祭祀。相传,在这一时期,一些秀才和朝中官员也会来此祭拜,求助功名和升官加爵。
宋朝时期,祭祀城隍神更是被列入国家祀典中。统治者希望借助神明的力量来管辖朝中官员,因此还明确规定,朝中新上任的官员必须在任职的三日内,来到城隍庙祭拜。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更是完善了祭祀城隍的相关制度。他大封天下,将城隍神与行政机构相联系,以城隍神为由,加强对地方官员和百姓的精神统治。
演变到今日,信奉纪信的城隍庙在全国有三十多处。其中,最著名的有西安、山西阳曲和河南郑州等。河南地区曾是纪信行军战斗的主要从战场,所以当地纷纷供奉他为城隍。
事实上,在宋代以后,祭祀城隍在民间已经很普遍了。各地人民纷纷将在当地去世的英雄,或者是历代名臣将领供奉为当地的城隍神。城隍神已经成为各个地区本土化、多样化的文化。像苏州祭祀战国时期的春申君,北京祭祀文天祥等。
城隍庙的传说陕西省宁陕县城隍庙,距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坐落于长安河中的沙州边,环绕在河水的中央。这个城隍庙的外观极其特别,外形酷似一只帆船。
长安河,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是长江支流与汉江支流子午河的支流。
相传在民国十四年(公元年),当地地区阴雨连绵,河水高涨,当地的河堤皆被冲毁,村民房屋也被淹没。根据相关信息记载,当地连下七天大暴雨,长安河河水高达两三丈(大约是6.6米)。
陕县城的老城区城墙被河水冲毁,河水冲入大街小巷。随后,河水不断涌进村民房门内,将房屋淹没。据统计,河水共冲毁二三十户民房,给当地带来了巨大损失。
然而,在这场大灾害中,陕县城内的城隍庙却安然无恙。
看过白蛇传的人,应该都了解水漫金山寺的故事。
金山寺所处的地理位置,与这座城隍庙的地理位置有着相似之处。
古代时期的金山寺,就坐落于金山岛屿上,距离江面还有50米的距离。所以,当这个地区发洪水的时候,金山寺没有遭到洪水的侵蚀。
而城隍庙位于陕县城外的长安河里,就坐落在河水中央。按照常理来说城隍庙应该不会避开此次灾害。这样的情况,实在是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据附近村民所说,他们认为是城隍庙中的神明庇护,神明显灵让城隍庙躲过了灾害。
在历史上,陕县城的城隍庙还有“金鸭浮舟”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之前,天上瑶池里的两只金鸭因为贪玩,来到凡间游玩。它们下凡后,来到陕县城附近。当时陕县城城里风光非常好,再加上凡间的一切都是它们不曾见过的,它们非常好奇。于是,决定停留一段时间。
一天,两只金鸭来到长安河中嬉戏玩耍。突然遇到了一位喇嘛,这位喇嘛看到河中的金鸭。心中起了歹念,想要将它们带回家中。
随后,喇嘛绕到金鸭的后面,决定趁它们不注意的时候,伸手捕捉。但这两只金鸭察觉到异样,立即逃离喇嘛的贼手。最后,喇嘛非但没有抓捕到两只金鸭,还跌落到河里,十分狼狈。
金鸭在逃离的时候,消耗了太多力气,此时它们已经是筋疲力竭了。眼看喇嘛就要追上它们的时候,一只金鸭扑着双翅向天空飞去,在天空不断地盘旋,摇身一变落在岛屿上。
而另一只金鸭,在喇嘛垂头丧气的时候,借机进入到附近的关帝庙。
在乾隆五十年的时候,当地百姓认为这个岛屿有灵气,风水好,就将城隍庙建立在这个岛屿,以此来求得平安。
自从城隍庙在这个岛屿建立后,当地村民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就连当地的农作物也增加许多,每年都可以获得大丰收。村民们将所有功劳归于城隍庙,认为城隍神显灵,听到了村民的愿望。
除此之外,村民还讲述了当村子遭遇洪涝的时候,城隍庙周围的水之所以会向两边散去。就是因为两只金鸭在城隍庙下面托着,所以城隍庙才会免遭于洪水的侵袭。
由此,就有了“金鸭浮舟”的故事。
多年后,当专家听闻陕县城隍庙的故事后,立即前往当地调查真相。
专家没有相信“金鸭浮舟”的故事,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城隍庙的防水措施。
专家带团队来到城隍庙的下方,对城隍庙建筑构建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并没有发现任何的防水举措。这令专家疑惑了,既然不是因为防水措施,那么会是什么原因呢?
专家从城隍庙的外沿,看到城隍庙的內沿,没有发现任何与众不同的地方。这只是一个普通建筑,并且也没有任何防水措施,难不成真如村民说的那样吗?
但专家觉得传闻太过空洞,没有任何科学性,他绝不相信是因为“金鸭浮舟”的原因。但是除此之外,他也找不出其它线索。
正当专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三名高中生的到来,让真相浮出水面。
学生知缘由年,宁陕中学高一的蒋琦、易优蓝、齐笑冰三个人在听闻宁陕县城隍庙的事情后,十分感兴趣。他们和专家一样,并不相信“金鸭浮舟”的神话故事。他们相信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有一定的原因,洪水途径城隍庙向两边流,也一定有科学依据。
他们三个人在将想法告知班主任后,老师对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感到欣慰。随后,老师将事情上报学校。
与此同时,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正在征集报名,学校的领导在得知三名学生的想法后,正好借机让他们参与这次比赛。这样,既鼓励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热情,又让学生参加了比赛,锻炼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次日,几名老师和这三名学生来到城隍庙寻找线索。
他们三人首先向附近的村民询问事情,试图从中找到一些信息,但是一无所获。
紧接着,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增加了对当地情况的了解。随后,他们跟随老师在长安河附近仔细观察。三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城隍庙周围的河道情况绘制在本上。
经过四个月的研究和调查,他们有了新进展。
三名学生在距离城隍庙六十多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块奇异的石头。
这石头的形状非常奇怪,很像是犀牛。它长达7米,重量大概在几吨左右。根据相关调查,这块巨石露在外面的高度有1.5米左右。由于太过沉重,她们无法搬起来仔细测量。
之后他们发现,在这块巨石的旁边还有许多琐碎的石群。这些细小的石群与大石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只有一部分露在外面,其余的深埋在河水里,看不见源头。
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这些石头的位置也是具有一定规侓的。而且,根据这些痕迹可以得出:这些石头的位置并没有移动过。
根据这些结论和推测,他们觉得这很可能就是影响洪水向城隍庙两边涌流的原因。
随后,他们立即将消息上报了相关部门。
在他们的帮助下,相关部门来到犀牛石的位置,勘察情况。随后,工作人员模拟出城隍庙的周围环境,然后再次展开调查。
专家发现,这块犀牛石并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块连山石。所谓的连山石,就是石头与两岸山体相互连接。这个石头的特点就是可以抵御外来水流的冲击。
经过深入观察,专家发现这块犀牛石的种类与宁陕县周围山体的岩石是一样的。它们都是斑晶的花岗闪长岩,唯一的差别是山体的岩石是以正长石为斑晶,而犀牛石是以斜长石为斑晶。
因为当地属于侵蚀河流,在特大洪水期间,水流对河道的搬运能力非常强大,巨石下面松散的沙石和鹅卵石会受到影响,从而被强大的河流冲走。
巨石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沿着倾斜的河道向下滚动,停留在低洼地带,形成河心洲。
其次,犀牛石的后方还有一条支流,当地出现涝灾的时候,河水不断增长,两条河流在这里汇集。当长安河受到支流的碰撞后,形成分力(相互作用力),从而减弱了长安河对犀牛石的冲力。
正是因为犀牛石的存在,让这里形成了河心洲。当河流遇到巨大的犀牛石,会自动分成两个河流,在此来回打转,从而阻断其它河流的涌入。
随着时间的累积,犀牛石的后方形成了河心洲,生成强大的阻力,阻挡河流向城隍庙方向的侵入,避免洪涝灾害。
专家得出的结论,表明了“金鸭浮舟”的错误言论,用科学打破了流传世间的迷信言论,再次向人们证实了科学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过三名高中生的探索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打破了宁陕县城隍庙这个流传百年的错误观点。迷信与宗教,两者之间是不同的,我们要学会辨别。
从这三名高中生身上,我们看见了敢闯敢拼、勇于探索的恒心。他们并不是因为一时的好奇心而参与了城隍庙事件的研究,更多的是他们自身对真理的渴望,和坚持不懈的恒心。
对于“百年神庙能让洪水绕道,专家都难以解释,竟被三个孩子道出真相”的故事,大家在读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