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遗迹丝绸之路崤函古道是由来往的客商

2023/12/4 来源:不详

网络推广求职招聘交流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2749-1.html

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由此得名。三门峡市地处豫西边陲,自古是通秦连晋、承东启西的咽喉要塞,是东部产业转移和西部资源输出的必经之地,与山西运城、临汾、陕西渭南构成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

三门峡市境内的崤函古道遗迹,是我国古丝绸之路上一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存。丝绸之路是一条历史上东方与西方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道路。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年,丝绸之路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申遗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共33处遗产点,其中,中国段包括河南和陕西、甘肃、新疆四省区的22处遗产点,崤函古道是其唯一道路遗产。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曾明确论断:“最早的中国是从三门峡走出的。”

崤函古道见证了汉唐时期两京之间乃至中国与西方的经济与文化往来,是丝绸之路长期、长距离交通保障系统的珍贵物证。崤函古道具体是指位于陕县硖石乡车壕村西南约米,距三门峡市36公里的一段石壕古道,始修于汉建安年间,后历代沿用至年。

现存古道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全长余米,路面宽近3米,车辙印记最深处为0.41米,具有较高的学术、保护和研究价值。由于远离人们的生活区域,路面上的深辙浅壑、马与骆驼等的蹄印以及纤夫手抠出的遗迹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著名考古学家安家瑶实地查看崤函古道石壕段遗迹时曾说:“这才是‘丝绸之路’原汁原味‘路’的痕迹,是一处绝无仅有的‘路’的实物标本!”

而广义的崤函古道,是一个特定的地理和交通学名称。是历史上东京洛阳至西京长安间进入古陕州崤山地段道路的总称,是中原通关中、达西域的咽喉要道。春秋时期著名的秦晋之战在此鏖兵,唐代诗人杜甫日暮投宿至此,目睹官兵乘夜抓人、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作下了著名“三吏三别”中的《石壕吏》。

崤函古道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锁钥要塞,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地理地貌使然。黄河出龙门峡谷后,由北向南,到今风陵渡口,南遇秦岭峻峰,北堵中条山脉,不得不在此拐弯向东,在两山之间滔滔东去,成了这条古道北边的一条天然屏障。其南,是秦岭自华山、亚武山向东高峻崇险的余脉小秦岭,不可逾越。在这河与山之间的三、四级台地,是海拔都在-米的黄土高原,常年的雨水冲蚀,形成了一道道陡深的冲沟。只有在黄河南岸的一级台地,地势平缓,狭窄修长,是一条天然的交通通道。二是人文因素。

在崤函古道的西端是关中平原,东端是河洛平原,北边是晋南平原。这个地区,是中华文明发源的核心地区,至少从-年前的新石器文化中期到宋代之间的多年间,都是中国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因此,不管是豫、秦、晋三个文明核心区之间还是长安与洛阳两京之间的一切交流与流通,崤函古道势必成了必经之地和唯一通道。特别是两周和汉、唐时期实行的“两京制”,崤函古道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京畿大道。

鲁迅先生曾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不仅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更是一种现实的写照。崤函古道便是由来来往往的客商、旅人踏出的一条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66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