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 巾余 董卓旧部汉室屏障多个身份
2023/5/26 来源:不详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710.html北京重点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nk/a_8918435.html
汉末三国时期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为 的朝代之一。其中的一些人物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里面可能是有小说家的功劳,也是因为他们对历史的贡献,左右历史走向的程度比较大。不过也有一些人,他们也参与了当时的一些重要事件,甚至是作为主导力量的重要人物,但是知名度相对而言却要逊色一些。比如杨奉这个人物。杨奉本是 巾余 起家;后投靠董卓;董卓被刺李、郭相争,杨奉又成为汉献帝刘协的屏障; 汉献帝被曹操抢走,杨奉转移到淮南,后被刘备诱杀。整体上来说在广义的三国时期的初期的一些重要事件,杨奉都是经历者,甚至有过一段挟天子的经历。与他牵扯的也是当时的一些大人物。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杨奉这个人物。
巾余 出身
杨奉是白波 出身,白波 的 代首领叫做郭太,一说是郭泰,范晔为其父范泰避讳,故记载为郭太。是 巾余 。因为在河东临汾的白波谷起兵,所以叫做白波 。白波 的活动范围大概是并州、司隶一带,刚开始起兵的时间是在中平五年(即公元年)二月,这个时候距离 巾起义被镇压也就过去三年多一点。那么 巾余 是否能够等同于 巾 呢?这个是不能划等号的。我们知道 巾 的一个特性就是以推翻汉室为目的,另外带有宗教色彩。这一点在同年爆发的青、徐 巾身上是有所体现的,但是在白波 身上并没有。而且白波 后来还接受汉室招安,帮助汉献帝东归,证明它已经没有了 巾 的特征,成为一支比较普通的山贼势力。
杨奉这个个体在史料上的最早出现时间,应该是在兴平二年(即公元年)的时候,距离白波 起兵过去七年。白波 对于董卓控制朝 ,与关东联 对峙的局势有一定影响。因为白波 的活动地区是在洛阳的西北方,容易与关东联 形成前后夹击的态势。董卓考虑到这一点,于是西迁到长安。而这个举动的前提是因为董卓很难用较小的代价搞定白波 。
在中平六年(即公元年)十月,董卓集团和白波 有过一次交手。白波 抄略河东郡,董卓派遣自己的女婿牛辅进攻白波 ,但是不能却。白波 是 巾余 出身, 巾余 的战斗力在三国时期可以说是非常拉胯,号称百万的黑山 让吕布来回刷战绩;号称四十万的青州 巾被公孙瓒两万 队击溃;发展到据称百万的青州 巾又被曹操彻底消灭。白波 虽然有十万之众,但战斗力可能并不是很强。牛辅虽然不能彻底消灭白波 ,但是在战术层面上可能能够取得一些优势。杨奉是李傕的部下,李傕又是牛辅的部下,有人认为就是在中平六年,杨奉因为受到讨伐而投奔牛辅,是有较大的可能性的。
参与李、郭之乱
上述的情况是关于杨奉之前的经历的一些猜测,参与李、郭之乱却是杨奉的明确的事迹。在兴平二年(即公元年),李傕杀死了樊稠和李蒙。这里面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凉州 阀的组成。李傕、郭汜都是牛辅的部下,牛辅死后他们反攻长安,关系比较密切;王允对抗李傕、郭汜,派出胡轸和杨定,结果这两个人投降李傕、郭汜,他们的关系比较密切;除此之外李傕、郭汜还吸收了樊稠、李蒙、王方等人,这些人又是另外一股势力。所以到 ,李傕、郭汜、樊稠、杨定(胡轸比较早就死了)都掌控朝 ,维持着较为松散的联盟关系。李傕和郭汜可能比较牢固一些。
李傕杀死樊稠和李蒙,导致杨定的恐惧;李傕和郭汜的关系本来还可以,但是郭汜的妻子从中挑拨,又导致郭汜对李傕的猜疑。杨定与郭汜联合,打算控制汉献帝,李傕得知这个消息,劫走汉献帝,郭汜等人又劫走大臣。双方开始激烈的战斗。
李傕 中出现内 ,张苞、张龙等人半夜放郭汜的 队进来,打了李傕一个措手不及,李傕的耳朵都被郭汜的 队射伤。这个时候杨奉首次出场,救援下李傕。这个时候杨奉的立场是偏向于李傕身上。然而李傕劫持汉献帝的手段太过于激烈,导致他的势力越来越衰弱,如果继续下去,可能会有覆亡的风险。那么作为李傕部曲的杨奉,他的下场也不会太好。这可能是杨奉的心理活动。于是杨奉与宋果策划谋害杨李傕,事情败露后投靠郭汜。
护送汉献帝东归
这个时候张济从陕县赶来,张济也是李傕、郭汜一起的,后来屯兵陕县。他调解李傕、郭汜,提出让汉献帝东归。李傕在众叛亲离的边缘,也只能同意这个计划。于是郭汜、杨奉、董承、张济、杨定等人护送汉献帝东归。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是杨奉的非常好的机会。
郭汜后悔放走汉献帝,杨奉有了一个极好的脱离郭汜的机会,将郭汜驱逐;到华阴的时候,杨定和另一个比较佛系的董卓旧部段煨打了起来,后来杨定被卷土而来的郭汜击败,逃到了荆州;这个时候张济与杨奉、董承等人产生矛盾,也离开了护送队伍,汉献帝这块蛋糕落到杨奉和董承的手中。
当然这个蛋糕也不是那么好吃的,李傕、郭汜、张济等人追杀汉献帝,杨奉利用自己白波 的身份,招安还在打家劫舍的白波 首领李乐、韩暹、胡才等人,使得杨奉具有一定的与董卓旧部抗衡的力量,而且在与董承的联盟中稍微占据一定的优势。后来汉献帝先到河东再回洛阳,中间又加入一股势力,就是河内太守张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较为平衡的局面,杨奉、韩暹等人对抗董承,可能还有张杨。
先后败于曹操、刘备
这种平衡很快被打破,由于杨奉和董承都希望从外部拉拢一个盟友,所以曹操非常顺利地进入洛阳,成为又一支势力,而且很强大。在董昭的运作之下,曹操使用计策骗过了杨奉,从杨奉眼皮底下抢走汉献帝,并且连续击败与自己作对的杨奉。杨奉、韩暹没有办法,跑到淮南地区投靠袁术;在袁术与吕布的战争中,杨奉、韩暹又化身墙头草,帮助吕布大败袁术,投靠了吕布。
这个时候刘备屯兵在小沛,和吕布的关系既是敌人也是盟友。吕布是不希望刘备发展起来对付自己的,他命令杨奉、韩暹去劫掠刘备势力范围内的粮食,既可以削弱刘备的实力,也满足杨奉、韩暹的 资的需要。刘备诱杀杨奉,韩暹畏惧打算回并州,在路上也被杀了。这一年是在建安二年(即公元年),吕布对杨奉、韩暹似乎并不重视,并没有因此对刘备下手。直到建安三年(即公元年),刘备劫掠吕布买马的资金,才彻底导致双方的战争。不过总的来说,杨奉左右了李、郭之乱的走向;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在一段时间里控制汉室,也算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汉末英雄记》、《中国历史地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