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时宰相买不起市区的房子,全家人只能

2023/3/30 来源:不详

北京湿疹医院电话 http://m.39.net/pf/a_8839605.html

在大唐鼎盛的时候,有这么一个牛人,先后在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都担任过宰相,无论是政绩还是资历,在当时人几乎无人能比!

然而,这位资历深厚的宰相,一生“以不贪为宝”,“以廉慎为师”;即便在唐朝国力达到鼎盛、个人官位达到至极的开元时期,他依然“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

他就是时人称呼为“救时宰相”的姚元崇,出生在河南陕县,祖籍吴兴郡(今天的浙江省湖州市),因为出生于官宦世家,老爹位高权重(大都督),所以年轻时候也是个游手好闲,生性洒脱,没事就习武打猎的小公子,二十岁时候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开始发奋读书,不屑于老爹的庇护,正儿八经的自个儿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也算是相当有个性了!

当时的科举考试分为很多科目(当时称为“举”),这哥们一不小心考中了下笔成章举,没错!就是下笔成章!然后就被授予了授为濮州司仓参军(就是河南濮阳那边管理仓库的小官),然后一路升迁(也不知道有没有老爹的运作),做到了夏官郎中(就是兵部郎中,从五品的职阶;武周时期将六部全部改名,礼部改称春官,兵部改称夏官,刑部改成秋官,工部改称冬官);

仅仅两年之后,这哥们47岁,正直壮年,因为办事得体,深的老板武则天的赏识,直接升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了宰相,后来又兼任了相王府的长史(也就是后来唐朝老大唐睿宗李旦)。

又过了大概六七年的光景,当时的宰相张柬之也不知道脑子里想到了啥,估计想着武则天已经老人,万一把皇位传给了武姓的,自己以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联合了一帮子投机倒把的分子,打着恢复大唐的口号,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复辟李姓唐朝。

老姚这运气也不知道是好不好,好死不死的在这个关口上回到京城,没办法,刀架在脖子上,不一起干就是敌人!关键时刻,对付敌人!哼哼!

老姚也只能一咬牙,撸起袖子一起干了;没想到竟然成功了,然后因功赐爵“梁县侯”,实封二百户,成了侯爷了!

再后来,唐玄宗(李隆基,排行老三,也称三郎)即位做了皇帝,之前三郎做太子爷的时候,就跟这位老姚接触过,对这位老兄的为人品德,做事风格,那都是极其欣赏的(老姚曾经为了他三郎,宁可自己背黑锅,硬是把威胁三郎太子位置的一帮王爷们,生生地从京城外放到外地);

三郎做了皇帝,自然是当然忘不了这个忠心耿耿的老姚;直接下了道密旨召回京城,老姚坐着火箭上升,先是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梁国公,最后直接任中书令,差不多算是文臣之首了。

做官做到了这个份上,人生应该已经很圆满了!按理说应该不说富甲一方,也应该家有余财了吧!但是由于他秉持“不贪为宝”的理念,两袖清风,清廉至极,只拿“死工资”,没有一文钱的灰色收入,导致他压根买不起京城市区里的房子,全家人只得跟着他一起苦哈哈住在离宫城很远的郊区,可以想象老姚每天都要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就要起床赶着去上班!有多么的辛苦了!

老姚曾经问下属一个问题:“我作为宰相,可以和什么历史上的什么人相比?能比得上管仲、晏婴吗?”

下属回答:“管仲跟晏婴当宰相的时候制定的政策,虽然不能传到后世来用,但在他们执政的时期却能一直保持。您所制定的规则法令就不一样了,你是随时更改,从这一点来看,您似乎比不上他们。”

老姚不甘心,又问:“那我是个怎么样的宰相?”

下属回答:“您是个救时之相。”

意思是说姚崇是拯救时局于危难的宰相,这算是拍马屁拍到极高的境界了!果然老姚听完了就大喜,拍着马屁……哦不对,是拍着自己的大腿高兴地说:“救时之相,那也是不容易得到的。”

开元九年(年),姚崇病逝,终年七十二岁,追赠扬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开元十七年(年),三郎又想起来老姚,又追赠姚崇为太子太保。

姚崇墓位于河南省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年被列为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感兴趣的看官们,可以去旅游看看!

写在末尾:不论我们身处什么层级,秉持本心,无愧圣贤,做事做人,于公于私都是这个道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40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