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暴雨城市内涝,农村地坑院却安然无恙,

2022/11/21 来源:不详

盛夏的天气说变就变,常常会突降暴雨,晋南农村也叫作“盆雨”,昨天下午我国北方大多数地区都遭受了暴雨,很多城市出现内涝,暴雨照片刷满朋友圈,农村传统民居地平线下的地坑院是黄土结构,它是否能够承受暴雨的袭击?让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流传下来的排水抗涝系统。

夏天的暴雨过后往往是雨过天晴,一家地坑院子里两位老人在吃着早饭,似乎没有受到啥影响,大爷光着上身,他说虽然刚刚下过暴雨但是早上外边的天气是湿热,窑洞内潮湿,所以还要晾晒被子。

很多的网友经常会提问到地坑院子的排水问题,地坑院子里的地面都挖有一个渗井,雨水会在院子里汇集后流进里边,由于渗井很深所以一般情况下再多的雨水也能够容下。图片上就是下雨天,一家地坑院子的渗井入口,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雨水在这里消失。

地坑院一般都建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现在少量保存下的有山西平陆和河南陕县,以及陕西等西北地区,这些地区大多数常年降雨量很少,所以大多数时间黄土地面都是干的,偶然的暴雨就会被干枯的黄土地吸收掉一部分。

地坑院子的入口都是向下挖进去的一个长长的斜坡通道,为了防止雨水倒灌,入口的地面就会用砖头加固高出地面10多公分。

这户人家的地坑入口通道用青砖进行了加固铺垫,大门下边是两块高出地面石板,右侧是一个很深的渗井,主人说如果遇到连续几天大雨,入口的通道就会有雨水倒灌进来一部分,这样的建筑形式就会把雨水拦截流进旁边的渗井里。

这位7旬大妈家的地坑入口更是巧妙的利用了流进来的部分雨水,在大门一侧建有一个储水井,她说以前缺水家里都是吃这里边的雨水,早先的辘轳还完整地保留着。

地坑院的防雨水系统还离不开地平线以上的地面防护,地坑院子上边建有青砖矮墙或者黄土斜坡,这样地面上的雨水不会流进地坑里。一位大妈在上边收拾晾晒的黄花菜,身后天空已经有风雨欲来的征兆了。

地坑院子下边的雨水还有一部分流进了下边的小菜园,松软的菜园渗水的功能强大,这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雨过天晴村民会将地坑地面做加固处理,从地坑的防护矮墙往外把地面处理成斜坡,这样的结构也是一个防水措施。具有多年历史的北方民居地坑院经历了无数次的大雨暴雨的检验,它的排水防水措施是先民的智慧结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4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