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提议废除皇后,最后让唐高宗出卖,落

2022/11/13 来源:不详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要花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
上官仪

上官仪(年-年),字游韶,陕州陕县(河南三门峡市)人,唐朝宰相、诗人,

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贞观年间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等职。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经常参与宫中御宴,侍宴赋诗。一日,在宫中参加

御宴是,写了一首诗:

早春桂林殿应诏

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

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

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

花蝶来未已,山光暧将夕。

诗中以“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两名尤为绝妙:露珠在风光中闪烁,着一“翻”字,形象传神;雪花飘扬自天而降,着一“上”字,造成视角的纵横开合,使人感到雪花仿佛要返向产生它们的碧蓝的天空。

听觉、视觉、嗅觉的交叉转换,色彩与景物的有机搭配,使全诗流淌着春意融融的情韵之美,表现出诗人所具有的细腻观察力和以虚实相间的空间营构、创造诗境的能力。

此诗一出,轰动文坛,由此开创“绮错婉媚”的诗风,当时被人称做“上官体”。这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

上官仪在此基础上,又归纳六朝以来诗歌中对仗方法,提出“六对”、“八对”之说,对律诗的形成颇有影响。

唐高宗

公元年,唐太宗去世,唐高宗继位,上官仪好运来了,他转任秘书少监。秘书省是我国古代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

大家都知道书对一个文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国家图书馆许多善本、孤本书籍,在上官仪眼里,无异于狼见了肉,淫贼遇见荡妇。上官仪在这里,可谓是如鱼得水,如愿以偿。

一个人有才,不能老窝在图书馆了逍遥自在呀,要充分发挥你的才能为国家服务呀。于是在公元年,上官仪突然走运,升任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成为宰相,又加银青光禄大夫。但任然兼任弘文馆学士。

一个以摆弄诗文为长的上官仪,正式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能胜任吗?他自己不知道。但在接到任命的那一刻,他写的诗作能充分表达当时的心情。

入朝洛堤步月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长孙无忌

早在公元年十月,唐高宗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因为多年以来,他感觉自己的皇后,有时候提出的建议很有建设性,逐渐的就让她来代为处理朝政。

他的皇后的确不是一般的女人。早在还是武昭仪的时候,唐高宗就发现了她的才能。那时他处在“关陇集团”的包围中无法突破,最后还是在这位武昭仪的出谋划策下,才彻底铲除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还政于自己。所以,皇帝的立后诏书就是这样写的:

武氏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闱,德光兰掖。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待从,弗离朝夕,宫壸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资治通鉴·唐纪十六》

武则天如愿以偿的当了皇后,她就此满足了吗,其实在她的眼里,这只是她迈出的第一步。如今,王皇后、萧贵妃都已成尘埃,后宫的太监和宫女们,都不够武则天玩的。精力旺盛,权力欲极强的武皇后,早就对男人的世界垂涎欲滴。

唐高宗这一病,正中武则天下怀。她要在朝堂上呼风唤雨,她要在男人的世界里留下自己的痕迹。

颐指气使

武则天不愧是给点阳光就会灿烂的人物。在处理朝廷纷纭复杂的事物中,得心应手,往往有令人惊叹之举。逐渐的,唐高宗感觉到压力了。她怎么会有那么多想法?许多时候她的想法一提,就使自己相形见绌,他有了一种大权旁落的感觉。 

公元年,李义府升任右相,仍旧主持铨选。他在皇帝面前谄言自媚,出外则肆意乱法,百官尽皆畏惧,无人敢言其过。唐高宗对此略有所知,告诫他道:“听说你的儿子、女婿多有不法之事,我都为你掩饰,你该对他们多加管教。”李义府勃然变色,问道:“是谁告诉陛下的?”高宗道:“你知道就行,不必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李义府也不谢罪,扭头便走。

看到李义府甩手而去的背影,唐高宗气愤填膺,开始寻思,是谁给他这么大的胆子,敢给我脸色看。前思后想,终于想明白了,原来这是有后台呀!

沉思

当年武则天立后,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这位李义府,因为拥戴有功,他得到武则天的特殊关照。当时为了和长孙集团相抗衡,自己一方也正是用人之际,就让他当了宰相。现在,你和皇后眉来眼去,居然不吊我?起因就在这里呀!

再联想起最近一段时间里,他和皇后的意见一有分歧,自己意见得不到贯彻,而皇后的提议总是能够顺利实施。好啊,这是合起伙来要架空我呀。是可忍孰不可忍!震怒之下,唐高宗随后下诏,将李义府长期流放巂州(今四川西昌)。

解决掉李义府之后,武则天的势力受到打击,暂时消停了一会。但谁知没老实几天,不消停的武则天那里又起风波。

王伏胜

公元年的一天,太监王伏胜来密告,说有道士叫敦行真,出入皇宫,曾施行用诅咒害人的“厌胜”邪术。这还了得!

李治觉得此事不能大肆声张,于是招来上官仪,秘密商议。这个典型的儒生,儒家观念深入灵魂。他其实早就对武则天这种牝咮鸣辰行为不满了,但当时李义府是首席宰相,又有皇后的大力支持,自己在朝堂上基本没有话语权。

不说话不等于没想法,今天听皇上这么一问,马上进言说:“皇后专权自恣,天下人都不说好话,请废黜她。”(“皇后专恣,海内所不与,请废之。”《资治通鉴·唐纪十七》)

听到上官仪的建议,唐高宗笑了。当时他其实只是发发牢骚,表明自己对皇后有看法,想让这些大臣宽慰宽慰自己,然后再商讨如何给武则天来一点警戒。没想到上官仪提出这么一个釜底抽薪的建议,唐高宗一听,这样也好,把她皇后给废了,让她在后宫以后专心做女人,也省的老惹自己生气。

果断谏言

想到这里,唐高宗发话了:“那这个诏书就由爱卿代劳了。”

上官仪应命提笔,就在也认为应当这么办,立即命令上官仪起草诏令。

她当上皇后以后,大肆笼络人心,并十分注意培养自己的势力,此时眼线布满宫中每一个角落。唐高宗这头一有异动,武则天立马得到了消息。

武则天得到消息,马上来到内殿。此时的上官仪,废后诏书刚刚完成,墨迹还未干,一看武则天来了,慌忙将草诏翻盖起来,放在御案上,急匆匆告辞了。

此时的内庭就剩了他们两个人。武媚用一种异常淡定的口吻开始了对往事的叙述。那是这风风雨雨十八年来,发生在她和他之间的那些往事。除了娓娓道来的夫妻感情外,再就是如何和李治一起风雨同舟,共同渡过那大权旁落时的难关。还有就是如何并肩战斗清除了长孙无忌这些“婆婆”,并把目前朝廷中存在的危机分析的是鞭辟入里。说完这些,武则天用一种饱含深情,同时又像大姐姐看小弟弟的那种期待的眼神,看着李治。

脉脉含情

再看这时的李治,他把头深深地垂了下去,就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嗫嚅着说:“我当时并没有要废除皇后的想法,只是询问他们,如何给皇后一些警示而已。但上官仪提议,要废除皇后。”(“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资治通鉴》卷二○一)

好了再问别的都是多余的,有李治这一句话就够了。武则天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

公元年1月,也就是废后事件过去不到三个月,宰相许敬宗上书,诬陷上官仪、王伏胜勾结废太子李忠,图谋叛逆。因为上官仪、王伏胜当年一同侍奉过李忠,所以说他们是一个团伙,让人听了虽有意外,但似乎并不牵强。

晴天霹雳

有人举报,那得认真审理。此事交给了大理寺,不久审理结果出来了,情况属实。上官仪与儿子上官庭芝、王伏胜一同被处死,家产抄没,李忠被赐死于贬所。还有左威卫大将军、太子左卫率郭广敬因为平时跟上官仪交好,也被贬官外放为隰州刺史。

武则天这一手够准、够狠、够刁。不但去掉了太子李显皇位的潜在威胁,还去掉了自己的眼中钉,更主要的是狠狠打击了“保皇派”的势力。

朝廷出现了权力真空,武则天也不想一直躲在幕后行事权力了,直接向李治建议让她一起上朝,临朝听政。从此,政事无论大小,她都要参与。天下大权,全归于武后,官员升降生杀,取决于她一句话,皇帝只是无所事事的清闲人而已,朝廷内外称他们为“二圣”。

二圣临朝

上官仪的悲哀:在古代,儒家都大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倡的是如果君王有难,做为臣子的要挺身而出。为维护皇帝的尊严,就是身首异处也在所不惜,这才是为臣的“忠。”

如果李治真的有难,那么,牺牲自己也算值得,至少青史上可以大大的留一笔。

现在倒好,皇上那边没事,自己稀里糊涂的就当了反贼,还被抄家没籍,一辈子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我的一世清明就这样葬送了,后代也永远抬不起头来。

这算怎么回事啊?上官仪搞不明白。

其实唐高宗李治最后也没搞明白。

只有武则天明白,但是她就是不说。

参考资料: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3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