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河南主要城市兴衰史
2022/10/21 来源:不详一、城市兴衰概况
清时期,河南地图清末,河南9个府,4个直隶州,6个散州。目前,河南有17个省辖市,济源1个省直管市,21个县级市。这里,我们只研究清末以来的19个城市(9个府,4个直隶州,6个散州)。
(一)兴盛城市
郑州取代开封府、新乡取代卫辉府、焦作取代怀庆府、三门峡取代陕州、平顶山取代汝州、周口取代陈州府、驻马店取代汝宁府、信阳取代光州。另外明清属于河北的开州,升级为濮阳市。这些城市作为新兴城市,取代了所在地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
以郑州为例,郑州虽为商朝古都之一,但与洛阳、开封和安阳相比逊色不少。隋开皇三年,隋文帝将荥州改名为郑州,郑州之名自此始。北宋时,郑州升为汴京西辅。元明清时期,郑州为州级单位,低于府级单位。但近代随着陇海、京广铁路的交汇不断发展起来。年,河南省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郑州进入快速发展期。近些年,郑州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原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
以新乡市为例,新乡旧时作为卫辉府辖地,清末民国时期发展起来。京广、道清铁路的修建使得新乡成为铁路枢纽城市,取代了道口镇的水陆枢纽地位,城市不断发展起来。建国初期这里设置平原省,新乡得以拥有丰厚的遗产,如新乡拥有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等5所本科院校,是中国三四线城市拥有大学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二)衰落城市
城市有兴盛必有衰落。在清末9府中,陈州府(淮阳)、怀庆府(沁阳)和汝宁府(汝南)变成了县,卫辉府变成了县级市。在4个直隶州中,陕州(陕县)、光州(潢川)变成了县,汝州变成了县级市。在6个散州中,睢州(睢县)、裕州(方城县)变成了县。
以开封府为例,开封作为战国时期的魏国都城大梁,显赫一时,引来无数人到此怀古,如司马迁、李白、杜甫和高适等。北宋时,开封作为世界第一大都市,《清明上河图》是开封千年前的靓照,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梁园总是村。但近代随着京广线的转移,开封作为水陆交通枢纽地位消失,导致了省会的迁移。使开封从北宋的世界大都市,变成了现在的四线城市。
以睢县为例,睢州北宋时期为拱州,为汴京东辅,前面提过,这时郑州为汴京西辅。元明清为睢州,作为开封城的一东一西,与郑州极为相似。但睢州影响力远大于郑州,从北宋的父子状元、祖孙状元,元兄弟三进士到清祖孙三代翰林,千年来这里是河南的文教中心之一。据《河南文化史》,从顺治二年()至道光二十年(),河南举人最多的是祥符县(今河南开封),共人,次为睢州(今河南睢县)人,睢州人才数量可以比肩省会开封,足见人才之盛。但近代随着陇海铁路的转移,黄泛、战乱等原因,睢州不断衰落,前些年一直位列河南倒数,是河南为数不多的不通铁路、国道的县之一。
中原水城——睢县(三)持平城市
彰德府(安阳)、河南府(洛阳)、归德府(商丘)、南阳府(南阳)、许州(许昌)、禹州和邓州等历史地位基本持平,信阳由散州升为了省辖市,地位略微抬升。
二、城市兴衰之因
(一)交通干线的转移
河南主要的城市都位于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之上,从安阳、鹤壁、新乡、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到信阳,从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到商丘,这两条大动脉让许多城市的命运发生了改变。随着现代高铁的发展,郑州、商丘等高铁枢纽城市发展后劲十足。
(二)近代工业的兴起
近代,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原先的沃野平原是富庶之地,变成了矿山煤田是富庶之地,豫东等平原地区的城市衰落了,豫西的矿区城市变得富庶起来。三门峡因修建黄河三门峡大坝而发展起来,平顶山、焦作等因煤矿而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