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虢国的黄河天险和天子支持,晋献公如何
2022/10/2 来源:不详22年前,天子从陈国迎娶美丽的妫后,晋献公姬诡诸、虢公姬丑、郑文公的父亲郑厉公姬突是婚礼的证婚人,如今,证婚人郑厉公已经不在人世,证婚人姬丑曾经是王室平定王子颓叛乱的功臣,也是王室残存的打手,现在正在被证婚人姬诡诸专心致志地消灭。
西周末年,虢国一部分贵族留在原封地,是为小虢。其余的迁到三门峡一带,其封地跨越黄河两岸,北边为现在山西省平陆县一带,有下阳邑(夏阳),南边为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一带,有上阳邑。(后人称为南北虢,南北虢的源流和是否一国有不同的说法,不过因为不影响表述,我们不做争议)。
迁徙后的虢国与曲沃一系的恩怨由来已久,在曲沃一系企图代晋的时间里。虢公姬林父(虢仲,字林父)作为王室卿士,曾经多次率领虢国军队讨伐曲沃。公元前年,虢公与五大夫之一詹叔在周天子面前争宠失败,从此退出历史舞台。随之周惠王、晋献公元年(年),晋献公姬诡诸和虢公姬丑一起来到成周朝拜天子。他们一起品尝着王室的甜酒,和郑文公一起主持天子的婚礼,似乎往昔的恩怨已经抛掷脑后。
极端迷信的虢国
从那时起,两位证婚人就分道扬镳,姬诡诸按照既定的方略,清洗国内的公族,兼并周边的小国,而姬丑则走上了另一条极端的道路。
虢公姬丑的迷信程度,从公元前年的降神事件就能看得出来。
那一年,虢国莘地(今河南三门峡市峡石镇莘原)有一位巫师号称神明附体,陷入癫狂状态。消息传到成周,天子大为震惊,询问内史过是真是假,史官过信誓旦旦地说,这是真的。这位神就是丹朱(尧的儿子)之神,当年我们的先祖周昭王,和房后不能和谐,就在丹朱神的帮助下生下周穆王。神明降临于世,来观看君王的施政,降下福祉或者灾祸。应当赶紧让大祝连同丹朱的后裔,带上牺牲、谷物、玉器和绢帛去祭祀它。天子于是派大祝前往,到虢国境内,才发现虢国的祭祀人员早已经到场,虢公正在向大神祈求获得土地。内史过回成周后就预言:暴虐却又听信神明。虢国必定灭亡。
这是一个疯子的王国。在虢灭亡的六年前,姬丑梦见一个毛脸、虎爪的天神对他说:晋国要进入虢的大门。虢国占卜之史以为不吉祥。姬丑囚禁了他,却下令国人庆祝他做了一个吉利的梦。舟之侨说,看来传言虢国灭亡并非虚言。于是他带着家族投奔晋国。这似乎表明,晋国一直在做灭亡虢的外交工作,只有虢公丑不愿意相信而已。
在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天子不得不把大部分权力下移给霸主,霸主曾经是商周时期的方伯,以前礼乐征伐从天子出,现在礼乐征伐从霸主出。齐桓公时期,多次纠集诸侯会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周的封建秩序,周的中小诸侯纷纷加入齐国所奠定的霸主体系,在诸侯联盟的体系内保证自己的生存。
虢国、晋国、秦国、楚国,是较有影响力却不曾加入霸主政治的国家。楚国、晋国、秦国各自的拒绝都有其利益所在,即便不加入,也能维持自己的生存。虢国不加入联盟体系就显得太不可思议,唯一的解释是虢公丑还有一份王室卿士的傲气。虢国和北边的虞国结成同盟,勉强维持着局面。
周惠王四年(公元前年),刚刚平息王子颓叛乱的周惠王,突然来到虢国,姬丑非常高兴,他在玤为天子修建了豪华的行宫。天子赐给虢酒泉之地。周、虢之间不知道进行了什么交易,虢国的对外战争突然间就增多了。公元前年秋天、冬天,姬丑以晋国杀戮、驱逐桓、庄两族为借口,两次举兵伐晋;公元前年春,天子命虢公讨伐樊皮;公元前年,虢公在渭汭(渭水入黄河处,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击败犬戎;公元前年夏,虢国在桑田和戎人交战。
“虢”字在甲骨文中,右边为虎,左边为戈。似乎是以戈猎虎之状。西虢封地原来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一带,从虢的字意上看,似乎与王室的虎贲密切联系。考虑到历代虢公多为卿士,代替周王出征,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一系列的征伐也表明,虢国军队的战斗力比较强。
虢公丑之依赖,不外乎如下:神明的庇佑、王室的恩宠、虢虞的联盟、战斗力较强的军队以及黄河天险。对晋国来说,面对的不止一个虢国,这是这场战争如此艰难的原因。
晋国灭虢的过程
灭虢的进程历史上描述的并不复杂。
周惠王、晋献公十九年(公元前年),姬诡诸说,当年先祖庄伯、武公平息晋国内乱时,虢就与我们为敌,如今又收留逃亡的桓庄两族,如果不铲除,必定会成为子孙的祸患。他采纳了荀息的建议,以屈产之乘和垂棘之璧向虞借道。当年夏,里克、荀息率领晋军、虞军伐虢,攻占下阳。虢公丑逃往卫国。瑕父吕甥在这一带建立封邑。
吕甥,即吕省、吕饴甥,在惠公时代,他将成为晋国朝堂的主要人物。
周惠王、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年)年,晋国再度向虞借道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以“唇亡齿寒”比喻虢、虞的同盟关系,劝谏虞君,虞君不以为然。八月,晋军渡过黄河,包围上阳,至十二月攻占虢都城,灭虢。虢公丑逃往成周。晋国顺便在回师途中灭掉虞国,因为灭虞的过程太简单,《公羊传》《谷梁传》写:“冬,晋人执虞公。”
晋献公妻子小戎子弟弟射,被封在虢地,即晋惠公时期的重要将领虢射。
晋在虢国旧地设立四座县邑,其中已经知名的为:焦、瑕、虢略(可能)等。均在黄河以南,另外解梁城在黄河以北,山西临猗县一带。五城被称为晋“河外五城”。
黄河边的三年等待
晋国的第一次伐虢,利用假道于虞的阴谋,除了在虢国背后发起偷袭外,更重要的是让虞、虢的联盟关系瓦解。
然而攻占下阳后,晋国却遇到了一些阻力,无法趁胜继续伐虢。
在此前一年,卫国在狄人的打击下,刚刚经历一次亡国惨祸,卫懿公战死,晋国伐下阳时,齐桓公正率领诸侯在楚丘一带,为卫国修建新的都城。虢公丑跑到卫国,显然有向齐国告难的意图。
更加奇怪的是,这时候沟通黄河两岸,下阳、上阳之间的黄河古渡口——茅津,很可能并不在虢国手中。秦穆公元年(公元前年),赵任好即亲自率领大军讨伐茅津并取得胜利。晋国在觊觎南虢之地时,秦国同样也虎视眈眈,晋献公死后,夷吾就以虢国旧地的河外五城为条件,换取秦国出兵支持自己回国继承君位。
可是,齐国似乎并没有责难晋国的想法,因为齐国已经开始准备在宋国贯地的会盟。晋国也意识到,这一次灭虢大概是不可能了。于是晋军就在黄河边上停了下来,晋献公所做的是默默等待。
秦晋之间有多个黄河渡口,西北一带有禹门渡、蒲津渡;南部有风陵渡、茅津渡。(根据《晋国历史地理研究》)从伐虢的情况来说,茅津渡是最为关键和致命的渡口,这里北通虞坂古道,南向河南,是历史上主要的运输食盐通道,又被称为盐坂。秦国的介入让晋国的攻伐变得复杂,幸运的是,此时秦国更需要的是和晋国联姻。于是,茅津渡就可能成为联姻的条件。
在六年前因为厌恶虢公迷信而投降晋国的舟之侨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在虢国的地位可能是负责船运工作,在晋文公时期,舟之侨依旧在城濮之战中负责船只事宜。舟之侨带到晋国的,是一种浮桥技术,这样的技术在周代曾经多次出现,早在周文王时,迎娶一位殷商公主,周人在渭河造浮桥,《诗·大雅·大明》说:造舟为梁,不显其光。公元前年秦穆公伐晋,曾在河上架起浮桥,《左传》称秦军过河之后“济河焚舟”。公元前年,晋平公“造舟为梁,通秦晋之道”。
解决渡口和大军过河的技术问题,晋军才有可能继续南下。
周天子是如何抛弃虢国的
周天子对虢国的支持态度在晋国第二次伐虢前后也发生变化,原因在于周王室的内部再次出现问题。
公元前年夏,齐桓公召集诸侯在首止(首戴,卫地,在今河南睢县东南)会盟。参加这次会盟的,有齐、宋、陈、卫、郑、许、曹等诸侯,齐桓公还邀请周太子姬郑参与这次盛会。齐国的理由是表达各国对王室的尊敬和对太子的爱戴,然而几乎所有的诸侯都明白怎么回事,周惠王王后宠爱小儿子姬带,周惠王有意废除太子,齐桓公目的在于遵奉太子姬郑防止王室发生内乱。几乎于此同时,晋国军队渡过黄河。开始围攻上阳。
会于首止,会王大子郑,谋宁周也。(《左传》)
晋国围攻上阳达到四个月之久,期间,虢公丑不断向成周求援,估计也不断向诸侯会盟的首止告难,然而王室无动于衷,诸侯也置之不理。说句实话,史书上都说虢公丑不得人心,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虢国还是坚守了四个月之久,这不是一句不得人心所能解释的。
天子正在成周的宫殿中生气,惠王后不断在他跟前哭泣,王子带不断在他眼前晃悠。齐桓公这样的举动,就等于他的废立计划彻底失败,他如何能够甘心。于是天子制定了一个愚蠢的计划,他给会盟中的郑文公姬踕写了一封信,天子吩咐郑文公联络楚国和晋国,结成新的联盟来对抗齐国。于是郑文公就在会盟中间突然离开。
秋,诸侯盟。王使周公召郑伯,曰:「吾抚女以从楚,辅之以晋,可以少安。」郑伯喜于王命而惧其不朝于齐也,故逃归不盟,孔叔止之曰:「国君不可以轻,轻则失亲。失亲患必至,病而乞盟,所丧多矣,君必悔之。」弗听,逃其师而归。《左传》
当虢国使臣一封封求援信来到成周时,天子置之不理。22年前,天子从陈国迎娶美丽的妫后,晋献公姬诡诸、虢公姬丑、郑文公的父亲郑厉公姬突是婚礼的证婚人,如今,证婚人郑厉公已经不在人世,证婚人姬丑曾经是王室平定王子颓叛乱的功臣,也是王室残存的打手,现在正在被证婚人姬诡诸专心致志地消灭。
想必周天子是这样对晋献公说:“在几年前,丹朱神降临在虢国,虢公虐而听神,太史就告诉我,虢一定会灭亡。不过叔父您老人家也别做的太过分,好歹你们都是我的证婚人。”我相信,姬诡诸一定很爽快地答应了天子的要求。他还不忘记给天子一点好处安慰一下他的痛苦和无奈。至少,虢公丑安全逃到了成周,在灭掉虞国之后,他还把虞国的赋税归于周王。
于是,春秋初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并国事件,就在周王室的内斗和诸侯的漠视中落下帷幕。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