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境内独特古民居,村民都住在地下,如

2022/9/17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424854.html

对于很多习惯住在地上的人而言,住在地下无疑是一种很新奇的体验。而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的庆阳,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则有很多人都住在地下。而所谓的地下,其实是一种叫做地坑院的古民居。

根据资料考证,早在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住上了圆形或方形的地坑式窝棚,被认为是地坑院的雏形。而直到民国时期,德国人伯纳德·鲁道夫斯才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最早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的地坑院窑洞,并在书中刊载了拍摄于三门峡陕州地区的地坑院村落照片。

德国飞行员卡斯特尔在中国工作期间拍摄

作为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是古代人穴居方式的遗留,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我国特有的四大民居建筑之一,被称为中国北方地下四合院、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等特点。冬天,窑内温度保持在10℃以上,夏天则保持在20℃左右,因此,人们称它为天然空调、恒温住宅。

但是,地坑院看起来很好,建造起来却不太容易。地坑院的建造受传统阴阳八卦的影响,因此,在修建窑院前,村民都会请阴阳先生来看看,根据宅基地的地势、面积等,围绕阴阳鱼的八个方位,按照易经八卦决定修建哪种样式的院落。

确定好样式之后,则按照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的步骤进行地坑院的建造。据村民介绍,挖凿一个占地1亩到1.3亩的地坑院,需要一家人连续干两三年才能完成。挖好窑洞之后,还需要做一系列防渗和排水措施,并对窑院进行装饰,花费时间精力巨大。

作为三门峡境内保存较好的地坑院地区,陕州地坑院则受到极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15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