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居变成摇钱树,曾在地表下居住四千年的村
2022/8/26 来源:不详位于土源上的河南省陕州区北营村已经有四千年的历史,多年来村民一直生活在地表下的“地坑院”中,地面上看不见任何建筑。然而,就是这个村子现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不但住上了别墅,就连旧居也成了“摇钱树”,这里成了大家喜欢旅游的地点之一。图为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航拍照片。(李刚)
北营村的村民全部从地下搬出,参观老院子花60元即可进入。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等,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我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已有约多年的历史。
全体村民都迁入了两层楼的别墅。据悉,北营村的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中的地坑院其实是政府从村民手中置换来的。村民将自己的老地坑院落交给政府,补足差价就可搬进新规划的安置房中。
地坑窑院建造十分巧妙,颇具匠心,窑洞与大地相通。建国后,该村村委会、小电影院、小卖部等都建在地下,有的村民地坑院与之相连,不用上地面上就可直接进入。
村里地下的院落一般占地1亩到1.3亩,开挖一个这样的院落,一家人连续干上两三年才能够完成。这里最大的优点就是“冬暖夏凉”,温度常年在20℃左右。另外,无论外面刮多大风,里面的风都很小。窑洞内一侧有灶和炕相连,冬天炕上很暖和。
地坑院的使用时间一般为70年,坏了再挖新的,有的结实的院落使用年限超过年。
看到此处,有人不禁要问了,下大雨时候不被雨水淹吗?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年前就被解决了,只需要在院内挖个大些的水窑,下雨时雨水流进去,还可以解决吃水问题。村子位于土源高处,地下全是渗水的土壤,所以院子不会被淹。
目前,地坑院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中河南三门峡境内保存的较好特别是在陕县东凡塬、张村塬、张汴塬这三个高台平原地带,许多村民仍居住在地坑院里,至今仍有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