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十大忠臣之魏征
2025/5/5 来源:不详到哪里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魏征
魏征(年-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年),魏征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魏征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他多次得罪唐太宗,却又得以安稳一生,是令太宗又爱又恨的肱骨之臣。
魏征早年跟随瓦岗魏公李密未得重用。
年唐朝建立后,他归降唐王室,并说服李密旧部李勣的归唐。
太子李建成听闻魏征的名声,便将他召入麾下。年建议太子请战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
李世民听闻魏征常让太子调派自己到别处。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质问魏征为何多次离间他们兄弟二人。魏征直言,若是太子听从自己的意见,那么就不会发生玄武门之变这样的祸事。李世民听闻,不仅没有生气,还将刚直的魏征任命为詹事主簿。
年,魏征被提拔入尚书左丞。魏征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纳。同年9月安抚太子旧部。每逢太宗做出错误的决策,只有魏征不畏皇权,敢于直言觐谏。
贞观三年(年),魏徵被任命为秘书监,开始参预朝政。魏徵上奏李世民带领学者将古籍分为四部,并对其进行校定。
贞观五年(年),李世民与魏徵谈及了选人为官一事,魏征直言重才选德。
贞观六年(年)开始为长乐公主准备嫁妆,唐李世民对众臣说“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百官都要求嫁妆翻倍,魏征直言反对。最后长孙皇后都对他这种直言不讳的举动予以赞赏,还奖赏他。
贞观七年(年),魏徵代王珪任侍中,尚书省长期积压没有判决的诉讼案,因不熟法律,但是案件还是被处理得公平公正,大家都心悦诚服。
贞观八年(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触怒了李世民,李世民认为这是诽谤。魏征借故事说服李世民,还奖赏了皇甫德参。
贞观十年(年),长孙皇后去世,葬于昭陵,谥号文德皇后。李世民思念皇后便建起了层观,可以远眺昭陵。魏征与李世民悼念时故意看不见昭陵,说献陵,也明白了他的用意,遂拆了层观。
贞观十一年(年),李世民东巡洛阳,住在显仁宫,因州县官吏供奉不好,大都受到了谴责。魏徵告诉李世民当初隋炀帝杨广曾在此让附近的百姓上贡,贡品吃不完就扔掉,十分浪费。
贞观十二年(年),礼部尚书王珪上奏说:“三品以上的官员在路上遇到亲王,都下车,违反法度来表示恭敬,这违背了礼仪的标准。魏征说服李世民,最后采纳了王珪的上奏。
贞观十二年三月丙子(年),李承乾的嫡子李象出生,因为皇孙诞育之喜,唐李世民诏令天下见禁囚徒都降罪一等。更是说贞观之后,尽心对我,进献忠直的劝告,安国利民,敢于冒犯国君尊严直言规劝,纠正朕的过失的,只有魏徵一人而已。古代的名臣,也不能超过他。”于是亲自解下佩刀,赐给他。
贞观十三年(年)五月,魏徵乘李世民诏五品以上官上封事之机,全面地、系统地总结了政事不如贞观之初的事实,上奏《十渐不克终疏》。
贞观十四年(年),魏徵向李世民上谏,让李世民要善始善终。
贞观十六年(年),李世民任命魏徵为太子太师,魏徵自称有病推辞。
贞观十七年(年)逝世,魏征并是太宗亲自前往吊唁,他失声痛哭,直言魏征去世,自己失去的是可以纠正过失的镜子。最终,他辅佐太宗共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