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多故事,为我访先贤岑参和襄阳的不
2023/10/10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http://m.39.net/news/a_5212097.html
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
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
这是说的“聚集山水精华”、位于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襄阳。
襄阳位于汉江中游,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居住和游历此地的文人墨客以及留下的诗歌不计其数: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皮日休、欧阳修、苏轼、曾巩……
但是,岑参跟襄阳也有不解之缘我是没料到的。
岑参的诗学了余首,对他的人生轨迹也有了大致了解:
从出仕前的长安高冠草堂、登封嵩阳别业,
到游历河朔和黄河沿岸,
到出塞时的河西走廊、安西北庭各地,
到作谏官时的长安,
到作长史时的虢州,
再到人生最后光阴的嘉州、成都等蜀地。
所以看到岑参跟襄阳也有交集,还是很惊讶的——襄阳真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选取四首岑参写得跟襄阳有关的诗,一起学习一下,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首先交待一下里面涉及的一些地名、人物。
1.习家池:东汉襄阳侯习郁的养鱼之所,位于襄阳城南约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北望汉水,称习家池,又名高阳池。
2.夫人城:襄阳人为缅怀东晋襄阳守将朱序之母韩夫人所筑,位于襄阳城西北角。
3.山简:字季伦,西晋未年镇守襄阳。当时战乱不断,他却悠闲度日,沉迷在酒中。
山简醉、山翁醉、醉倒山公、山公酩酊、山公倒载……等等,都是说的他。
4.葛强:山简的爱将,随从
《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著白接篱(古时的一种头巾)。举手问葛彊,何如并州儿。’高阳池在襄阳,彊是其爱将,并州人也。”
5.袁宏:字彦伯,东晋文学家、史学家。父勖,临汝令。宏有逸才,文章绝美,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少孤贫,以运租自业。
相关典故:估船运租 境同牛渚 客舟闻咏史等
1.送襄州任别驾
别乘向襄州,萧条楚地秋。
江声官舍里,山色郡城头。
莫羡黄公盖,须乘彦伯舟。
高阳诸醉客,唯见古时丘。
这是秋天时候,一个任姓的别驾(州刺史的佐官,相当于秘书)要去襄州任职,岑参写给他的送别诗。
“江声官舍里,山色郡城头”:你去后,在襄阳的官舍里,就能听到城外汉江的涛声;你登上襄阳城头,就能欣赏到城南诸山的翠色。好一幅绝美的山水画,人还没去就对它心驰所往。
“莫羡黄公盖,须乘彦伯舟”,这两句也很绝。黄盖字公覆,诗人把表字中“公”卸下巧作拼嵌,使其成为表敬称谓;“盖”字双关,既指本名,又借指官员车乘的顶盖,如此“黄公盖”与“彦伯舟”便成绝妙之对,其中“公”与“伯”为名称对,“盖”与“舟”为器物对,字字工到极致。
2.送陕县王主簿赴襄阳成亲
六月襄山道,三星汉水边。
求凰应不远,去马剩须鞭。
野店愁中雨,江城梦里蝉。
襄阳多故事,为我访先贤。
这是年,一个姓王的主簿在去襄阳成亲前夕,岑参在虢州为表祝贺,给他写的送别诗。
“六月”点明时间,“三星”指参星,《诗经·唐风·绸缪》中“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写的就是吉星高照,正宜婚娶。诗人善于用典,借此吉祥语表达对王主簿新婚的贺喜。同时,“三星”与“六月”,同“襄山”与“汉水”自然成对,可谓即事即情。
“求凰应不远,去马剩须鞭”:
“求凰”,又是男子求婚的典故。乐府琴曲《凤求凰》,据传因司马相如求卓文君诗中有“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句而得名。诗人此典的借用,不仅于情事上恰如其分,而且在对仗上以“凰”对“马”,形成一个精致的动物对。
“野店愁中雨,江城梦里蝉”:
蝉鸣有求偶的意思,娶亲路上梦里听到求偶的蝉声,这让一心去江城(指汉江边的襄阳)圆鸳梦的主薄情何以堪?岑参也是很打趣的一个人哈,说明两人的关系很熟。这里也暗示性地传达了题目成亲的主旨。
3.饯王岑判官赴襄阳道
故人汉阳使,走马向南荆
不厌楚山路,只怜襄水清
津头习氏宅,江上夫人城
夜入橘花宿,朝穿桐叶行
害群应自慑,持法故需平
暂得青门醉,斜光速去程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的送别诗,句句对仗工整,“不厌楚山路,只怜襄水清”、“夜入橘花宿,朝穿桐叶行”,写出了山水襄阳的迷人景色;
“暂得青门醉,斜光速去程”在长安青门送别短暂的时间里权且一醉,太阳已经偏西,快快启程吧。这两句,足见岑参的边塞诗的本色:情感充溢,洒脱豪迈。
4.与鲜于庶子泛汉江
急管更须吹,杯行莫遣迟。
酒光红琥珀,江色碧琉璃。
日影浮归棹,芦花罥钓丝。
山公醉不醉,问取葛强知。
鲜于,复姓;庶子,是说这人作过东宫太子的右庶子。
此诗写于大历元年(年),是岑参入蜀任嘉州刺史一职时途经襄阳而作。
诗人一上来就以好乐、好酒、好水的铺陈:船上急管繁弦、乐声悦耳,诗人说还要吹奏得更热烈些,杯中的酒洋溢着琥珀样的红光,江中的水又呈现出琉璃般的碧色。
“红”对“碧”,“琥珀”对“琉璃”,又是诗人在快意炫耀他高妙的对仗手法了。
接下来,日光下浮动着满载而归的渔船,岸边芦花丛中悬垂着钓鱼的丝线,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身处此景此境,诗人想到了那个在襄阳因喝酒而出名的“山公”,说是要想知道山公喝醉没喝醉,只有问跟随他的爱将葛强才能知道。
诗人含蓄地透露出酒至酣畅后的余兴,整首诗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
“襄阳多故事,为我访先贤”,
读惯了岑参新奇雄壮、气势磅礴的边塞诗,再读他咏襄阳的这些山水律诗,似乎有从高亢的交响乐切换到舒缓的轻音乐之感,宛转悠扬,如沐春风,让人陶醉在优美的旋律里“沉醉不知归路”。#六月打卡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