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李无辛,安徽利辛为什么称为利辛2

2023/2/13 来源:不详

白癜风去哪里看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本文是全网独家首发,以简明全面的图文系统论述关于利辛县名由来的专题小文,希望大家喜欢。

接上集。

5关于辛姓与利辛集

①辛姓由来:辛姓,为传统汉族姓氏。

源头一,源于姬姓,出自黄帝之后裔高辛氏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据《路史》所载,相传黄帝之后有高辛氏,其后有去高字改为辛姓。以地为氏,尊启为辛姓得姓始祖。

作为姓氏的莘辛字源

源头二,据《元和姓篡》和《广韵》等所载,姒姓,夏王启封庶子于莘,故城在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建立莘国,是为西莘,其后世子孙以地为氏,称莘姓。后东迁河南陕县之辛庄。商时莘人自伊水举族东迁,在河南开封陈留镇建立莘国,史称东莘,出土甲骨文《卜辞》中多次出现的氏族名。后继续东迁山东曹县北。莘、辛音近,国灭后,子孙以国为氏,有辛氏。说明一下,古时姓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氏源于父系社会,后来姓与氏合一。

辛姓渊源

源头三,出自上古有辛氏部落的后裔。

明朝以后,辛氏在中国分布广泛,尤其以山东辛氏繁衍最胜。清朝康乾年间以后,河南、河北、山东之辛氏族人闯关东者甚众,其中山东辛氏为中坚力量。

辛姓全国分布图

②辛姓人口分布:辛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位。在年中国姓氏人口排名第位。中国辛姓的人口约一百一十万七千余,占人口总数的0.%左右,也就是近万分之七。主要集中于吉林、山东、辽宁、黑龙江四省,占中国辛姓总人口的71%。东北的移民主要源于山东。

③移民利辛:我们对利辛集可能存在的辛姓,基本认可为源头三,亦不排除源于源头一和源头二的移民到山东形成新源头。一般情况下,古代居民迁徙应该由原点向周边辐射成为辐射带,今徐州阜阳一带移民大多是山东移民。那么向前推,古代利辛集移民也可能是山东移民,而且是原生的上古辛氏部落后裔。

如果我们认为从明朝初期时辛姓从山东迁入,清初迁出,也是有合理性的。但是西晋五胡乱华的动荡后的生产大移民,中原地区应该有移民流动。由于利辛县处于中原东部平原开阔地区,每次改朝换代,每次南北争夺,战争影响极为明显,古代原住民亦受到影响。

可能的移民线路图

④假设:有一种合理的假设是,唐朝设立蒙城县城后,阜阳颍州城到蒙城古阜蒙大道中间点有李姓和辛姓共同居住村庄即李辛庄,人丁兴旺,形成李辛集,后来李姓家族因为战争或发达了集体移民迁出。辛姓家族以李辛集大名鼎鼎,取近似音为利辛集。再后来,又由于战争或其他原因,辛姓家族也集体迁走。地名犹在,明朝洪武初,阜阳利辛地区以及整个苏北皖北和江淮地区,由于元末战争,在大面积范围内的人丁极其稀少,外来新移民在此居住,明政府在安置时,自然以原来地名为依据。于是形成今天无李无辛的利辛集。

这种假设是最自然最合理的,但是需要古籍档案或者出土文物来验证。目前公开的证据难以证明,故暂不采用,只当存疑处理。

皖北辛姓的可能源头山东莘县范围

6安徽省利辛县周边辛姓分析利辛县周边东侧为蒙城小辛集,亳州市谯城区东有辛集村,利辛王人镇有辛村,阜阳颍泉区有辛桥村,但上述各地距离都在50华里到公里之间,这种距离移民可能较小,均与利辛集无明显联系,无法证明利辛集与辛姓有关!

据实地考证,利辛集居民,原住民以朱姓为第一大姓,另有武姓和王姓居民等。今原住民无李姓和辛姓居民。

利辛集街景

结论敲重点:

1利辛集名称是由利现铺谐音变化而来。利辛县建县以交通枢纽地建立县城,命名以最近小集市命名。

2李辛集的推理具有合理性,但缺乏实证资料,故存疑。

2李兴集名称解释过于勉强,李自成重于流动作战,轻于根据地建设。李自成自河南向凤阳攻击,可能在此路过,并且也可能在此开仓分粮,但难以为后继统治者清朝认可。自然会抹掉李自成的痕迹。

利辛城区右侧为阜蒙河直通西淝河

3利辛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即是交通枢纽,亦是西气东输大通道皖北主节点,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利辛县城西侧的西淝河,是皖北生态平衡维护最好的最大的天然河流,具有极大的后发优势。

大家对利辛的由来又有何认识?

欢迎评论留言。

您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33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