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行政区划史,陕虢两州相并存,渑池
2022/8/8 来源:不详全文约字,配地图12张,请妥善安排阅读时间。底图为现代地图,用作古今地理对照。
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三门峡市行政区划范围。
春秋时期,今三门峡市地区先后归属虢、晋等国,战国时期分属韩、秦、魏三国。及至秦朝一统天下,设郡置县,其地开始纳入全国的行政区划中。
秦朝上图为秦朝末期。此时今三门峡市地区存在上图三县,均属三川郡。
陕县,秦置,即今三门峡市区行政建制的起源。陕县从唐朝开始,成为地区的行政中心,延续至今。
渑池县,秦置,即今渑池县行政建制的起源。最初县城位于今渑池县西,后曾迁治今洛阳市洛宁县境内,唐朝迁至今址,延续至今。
新安县,秦置,即今洛阳市新安县行政建制的起源。最初县城位于今义马市西,唐朝迁治今址,延续至今。
西汉上图为公元7年西汉时期。此时今三门峡市地区存在上图六县,分属京兆尹和弘农郡。
弘农县,西汉元鼎三年(前年)置,位于今灵宝市北。曾改名恒农县、常农县、虢略县,隋朝移治今灵宝市城区。元至元八年(年)废,未延续下来。
湖县,西汉置,初名胡县,建元元年(前年)改作湖县,位于今灵宝市西。后并入阌乡县,未延续下来。
卢氏县,西汉置,即今卢氏县行政建制的起源。隋朝曾为虢州治,县城同今,延续至今。
西晋上图为公元年西晋时期。此时今三门峡市地区存在上图五县,分属弘农郡和上洛郡。
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前年)置,治弘农县。后辖区逐渐缩小,隋初废,和下面地图中弘农郡并不是一个行政建制的传承。弘农郡是三门峡市本土的首个地级行政机构,可惜没延续下来。
隋朝上图为公元年隋朝时期。此时今三门峡市地区存在上图七县,分属弘农郡和河南郡。
阌乡县,北周明帝二年(年)置,位于今灵宝市西。明洪武初移治今灵宝市故县镇,年并入灵宝县,未延续下来。
桃林县,隋开皇十六年(年)置,即今灵宝市行政建制的起源。此时位于今灵宝市北,唐天宝元年(年)改名灵宝县,建国后迁至今址,延续至今。
朱阳县,北魏太和十四年(年)置,位于今卢氏县朱阳关。隋大业二年(年)移治今灵宝市西南,元至元八年(年)废,未延续下来。
唐朝上图为公元年隋朝时期。此时今三门峡市地区存在上图九县,分属陕州和虢州。
玉城县,隋义宁元年(年)置,位于今灵宝市东南。北宋熙宁四年(年)废,未延续下来。
峡石县,唐贞观十四年(年)改崤县置,位于今陕州区石门村。北宋乾德五年(年)移治今陕州区硖石乡,熙宁六年(年)废,未延续下来。
北宋上图为公元年北宋时期。和唐朝时期相比,主要弘农改名虢略,桃林改名灵宝,其余无大变化。
陕州,北魏太和十一年(年)置,即今三门峡市地级行政建制的起源,中途有短暂废置。其辖区历朝历代均有调整,但治所一直在陕县。
虢州,隋开皇三年(年)改东义州置,东义州则是西魏大统中置。早期治所在卢氏县,后迁至弘农县。元至元八年(年)废,未延续下来。
元朝上图为公元年元朝时期。元明两朝三级和四级行政区划并行。
此时卢氏县属南阳府嵩州(今嵩县),嵩州属南阳府;陕、灵宝、阌乡三县属陕州,陕州属河南府路;渑池县直属河南府路。南阳府和河南府路均属河南江北行省管辖。
明朝上图为公元年明朝时期。和元朝时期相比,河南府路改为河南府。卢氏县改属陕州,陕县并入陕州为州城。行政隶属上,依然是各县属陕州,陕州属河南府,河南府属河南布政使司。
清朝上图为公元年清朝时期。和明朝时期相比,清雍正二年(年),陕州升为直隶州,属河南省管辖。渑池县依然属洛阳市的前身河南府管辖。
民国初上图为公元年民国初期。民国初期,陕州城改为陕县,此时陕县等五县均属河洛道管辖。年废除道制,各县直属省管辖。
建国初上图为公元年建国初期。年置陕县专区,辖陕县、灵宝、渑池、洛宁、卢氏、栾川、阌乡等县,专员公署驻陕县。不过并不长久,年撤销,辖县划归洛阳专区。
三门峡市则是年析陕县置,为省辖市,因北临黄河三门峡而得名。不过在年,三门峡市降为县级市,由洛阳专区代管。
年洛阳专区改为洛阳地区,此时今三门峡市地区均属洛阳地区管辖。而义马因煤炭资源丰富,年置义马矿区(县级),年改为县级义马市。
当代随着年三门峡升地级市,渑池、陕县、灵宝、卢氏、义马划入,逐渐成今日的行政区划。
纵观三门峡市行政区划史,秦朝境内建制三县且均延续至今,实属罕见。三门峡的地级行政建制则起源于北魏太和十一年(年),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有着源远流长的行政建制史。
大概数百年(南北朝到元初)的时期,今三门峡市境内一南一北并存两个地级行政机构,即陕州和虢州。只是虢州在元朝废,未延续下来。不过在笔者看来更可惜的是,历史名县弘农县的行政建制未延续下来。
最后说说渑池县,和三门峡市其他县级行政机构相比,他有点特别。因为渑池县长期属洛阳市的前身管辖,甚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县城就在今洛阳市境内。历史上的他从未属过陕州的管辖,直到年划归三门峡,成今。
已完结十一省、自治区行政区划史,治学不易,喜欢请分享赞赏,感激不尽。
资料来源:二十五史、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志、水经注等正史和地理总志。#三门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