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泓觅踪寻访三门峡市庙底沟博物馆馆藏

2025/2/27 来源:不详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赵力文通讯员夏泽辉张鹏欣一月中旬,“陶泓觅踪——澄泥砚文化遗产寻访活动”团队走进庙底沟博物馆,开启寻砚之旅。庙底沟博物馆陈列着几块仰韶文化时期的研磨器,上面标注是:“河南省三门峡市庙底沟遗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可谓是“原始砚台”。三门峡市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是依托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建立的专题博物馆。展出近四千件中原地区史前人类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等展品,其中七成以上是近年仰韶文化考古发掘的最新成果,彩陶文物展出数量大、类型全,生动展示了史前先民的生活图景。在离庙底沟博物馆不远的人马寨王玉瑞澄泥砚展示馆古砚展厅,陈列有出自人马寨的仰韶文化研磨器,乃是原始人类研磨颜料绘制彩陶的工具,也是最早的砚台雏形之一。庙底沟遗址位于火烧阳沟小流域的北端,火烧阳沟乃是《水经注》记载的渎谷水:“槖水出槖山,北流出谷,谓之漫涧,与安阳溪水合,又西经陕县故城南,又合一水,谓之瀆谷水”。渎谷水由南向北汇于漫涧(青龙涧)注入黄河。原始古人逐水而居于古渎谷沿岸,留下了大量的仰韶文化遗存。出产澄泥砚的人马寨与庙底沟同属于渎谷水南北两端,都有大量的仰韶文化遗存。五千年前的先民在古渎谷澄泥制陶,并且学会了使用原始砚台研磨颜料,在陶器上绘制网纹、目纹、鸟纹、花朵纹,创造出绚丽的华夏之花——彩陶文明。庙底沟博物馆展出的庙底沟二期时段的古陶窑标本,正是五千年后人马寨人烧陶制砚的窑炉式样,一直沿用至今的蒸孔火龙式倒焰窑。古陶文明在此地五千年来传承吻合,真是令人震惊的发现!年6月19日,庙底沟博物馆新落成之际,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先生家属,向庙底沟博物馆捐赠安志敏先生的考古用具、文房用品、证书、书稿等21件,见证了安志敏先生最真实的考古人的风采和考古研究成果。其中一方砚台,是安先生七十年前三门峡库区考古时使用的陕州人马寨澄泥宝莲砚,现在静静的陈列在博物馆的“庙底沟记忆”展厅。老一辈考古学家还习惯于研墨写字,这款解放初生产的人马寨宝莲头澄泥砚,一直陪伴安志敏挥毫泼墨,不知写出了多少考古学的著述佳篇。安志敏先生是我国杰出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田野考古工作,先后担任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副队长、东北考古队副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委员、《考古》杂志主编等重要考古与学术职务。上世纪50年代,为配合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和城市建设,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在夏鼐先生和安志敏先生的带领下,在三门峡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工作。发现、发掘了庙底沟与三里桥、上村岭虢国墓地、七里铺遗址、后川墓地、刘家渠墓地、三门峡栈道遗迹等,为三门峡市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8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