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居至今仍存4000年地下生活,造

2025/2/16 来源:不详

在现代社会,各式各样的高楼大厦,已经不算新奇了。很多人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亦或生活都是在城市的高楼之中度过的。“穴居”这个词似乎听起来既有些熟悉,也非常的陌生。在久远的以前,因为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天然的洞穴无疑成为当时古人们最宜居的家。其实直到如今,穴居在国内至今仍存,并且是以一个村落一个村落的形式存在着。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窖”,更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地坑院。地坑院其实就是远古穴居生活的一种遗留,从历史来说,地坑院自有切实的文字佐证开始算,已经有了年左右的历史。年后的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在地坑院中,过着平静的“地下生活”。地坑院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在黝黑一片的地下,它的形态更多的是类似于北京四合院,或者徽派建筑中的家族住房,和福建土楼其实意思相仿。都是留一个天井在中间,然后围绕着这个空间在四周修建房屋。所以有“天井院”的名称,也有着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的称谓。天井院作为一种古代建筑类型,大多数是分布在黄河两岸附近。大部分是分布在河南的陕县、山西省的运城以及甘肃的庆阳等地方,不过要说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就是河南三门峡的陕县了。陕县这里有大小多个种古老的穴居建筑地下村落,每个村落平均下来又有户左右的地坑院,所以在陕县有上万个地坑院,至今为止,大部分地坑院中依然有村民居住。陕县的这种独特的地下四合院,很早之前就被录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并且也是第一批被选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之中的古村落。(俯瞰就如同一个个小窗户,这也是天井得名的由来)地坑院在20世纪的时候就被拍摄并由德国人在书中介绍到了全世界。地坑院一方面是古代遗留的建筑类型和生活习惯的产物,另一方面也在50年代-60年代第2次兴盛。主要是当时这种住房造价很低,不需要耗费多少钱财,而且也很适合当地人生活。在90年代因为人们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从地下转移到地上,对地坑院用填埋等方式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所以如今对于这样一种独特的建筑民居的保护既非常重要,难度也非常大。不管怎么说,地坑院都是文明的结晶,建筑领域的一大特色。也希望国家既能让当地人生活更好,也能将这些建筑物保存完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8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