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吟派诗人姚合五首名诗赏析,诗风清稳

2025/2/8 来源:不详

导语:姚合出生于大历十四年(年),祖籍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陕州(今河南陕县)人,是唐代名相姚崇的曾侄孙。

姚合于元和十一年(年)中进士,得到李逢吉的赏识,授武功主簿,人称姚武功。他在武功县任职三年,写下了《武功县中作三十首》等诗作,表现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居的向往。

姚合罢官后受田弘正之邀,到魏博节度使幕府做随军从事。他在魏博期间,与刘禹锡、李绅、张籍、王建、杨巨源等诗人有往来唱酬。

姚合后来调任富平、万年尉,又历任监察御史,金、杭二州刺史、刑部郎中、给事中等职,终秘书少监。他在官场上虽然有所升迁,但仍然不满意自己的处境,常有怨言和不平之语。

姚合卒于约太和十二年(年),享年七十七岁。

01《闲居》

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

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

《闲居》描绘了一种清闲、清静的闲居生活,表现了闲居的禅趣,表明一位闲士对古禅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吏治腐败、社会黑暗的鄙视厌恶之情,反映了诗人无心功名、达观平和的心境。

不自识疏鄙:不知道自己生性疏懒粗鄙。这里指诗人自己疏懒的性格。这是一种自嘲的语气,表明诗人不满意自己在官场上的表现,也不适应城市的繁华喧嚣。

终年住在城:一年到头住在繁华的都城。此处表明诗人虽然有隐居的愿望,但却受到现实的限制,不能随心所欲地去追求理想的生活。

过门无马迹:门前从来没有车马的痕迹。这句表明诗人不与世俗交往,不求名利功名,也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满宅是蝉声:院子里尽是一片蝉的叫声。诗人孤独无侣,只有蝉声相伴。同时也是一种静谧的语气,表明诗人在喧嚣的城市中寻找到了一丝清静和安宁。

带病吟虽苦:身上有病痛吟诗虽觉辛苦。这句写诗人身体不佳,吟咏诗歌也是一种抒发心情和寄托理想的方式,但并不能消除内心的忧愁和烦恼。

休官梦已清:不再做官梦境已变得幽清。这是一种豁达,表明诗人辞去了官职,摆脱了权力和利益的纠缠,心境也变得清爽和明朗。

何当学禅观:什么时候去学习禅理、禅道。这表明诗人有着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想要通过参悟佛法来达到心灵的超脱和解脱。

依止古先生:皈依佛家好古修道的先生。此处表明诗人对佛教有着深厚的信仰和崇敬,认为能够指引人们走向真理和幸福。

这首诗整体风格是平淡文雅,朴实清润,娓娓道来,充分体现了姚合的诗风。诗歌的结构也是层层推进,由浅入深,由外及内,由现实到理想,由自我到超我,最终达到了一种禅意的境界。

诗歌的主题是闲居的禅趣,表达了诗人对清闲、清静、清高、清净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02《秋夜月中登天坛》

秋蟾流异彩,斋洁上坛行。

天近星辰大,山深世界清。

仙飙石上起,海日夜中明。

何计长来此,闲眠过一生。

《秋夜月中登天坛》写于诗人登上王屋山的顶峰——天坛,观赏秋月的景象,表达了他想远离世俗纷扰,在安宁中度过一生的愿望。

秋蟾流异彩,斋洁上坛行。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秋夜登上天坛的情景。秋蟾是代指月亮的,流异彩是指月光明亮而美丽。

斋洁是佛教修行的一种程序,素食沐浴,清心寡欲,以示虔诚。上坛行是指诗人步行登上天坛。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神仙之境的向往和敬畏之心。

天近星辰大,山深世界清。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天坛上观赏星空的感受。天近星辰大是指诗人感觉自己离天空很近,星星也显得很大。

山深世界清是指诗人身处高山之中,远离尘世的喧嚣,感觉世界很清静。此处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仙飙石上起,海日夜中明。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天坛上想象神仙之境的情景。仙飙是指神仙所乘的狂风或旋风,石上起是指从山石上升起。海日夜中明是指海上的太阳在夜晚也能照耀。

此处表现了诗人对神仙之道的向往和想象。

何计长来此,闲眠过一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和感慨。何计长来此是指诗人想知道怎样才能常住这里。闲眠过一生是指诗人想在这里安静地度过余生。此处表现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这首诗意境飘逸雄浑,语言清丽,想象奇特,尤其是中间两联,高旷悠远,字句圆熟,读来颇令人玩味。

03《老马》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

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老马》描写了一匹老马的悲惨命运,寄托了诗人对自己的感慨和不满。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这两句写老马的衰老和无助,用了卧、扶、嘶三个动词,形象地表现了老马的动作和声音,体现了它的虚弱和哀求。主人一词,既指马的主人,也暗含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期待。

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这两句写老马的回忆和感伤,用了惆怅、东郊、秋、雨、泥五个词,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引发了读者的联想。

东郊道是老马曾经奔跑过的地方,也是诗人曾经从事过的官职所在。秋来雨作泥,暗示了老马和诗人的前途黯淡,也寓意了时代的动荡和腐败。

这首诗以老马为喻,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晚年失意的不平和不甘,也反映了唐朝中期政治黑暗、社会动乱的现实。

诗中语言简洁而深刻,情感真挚而苍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04《和元八郎中秋居》

圣代无为化,郎中似散仙。

晚眠随客醉,夜坐学僧禅。

酒用林花酿,茶将野水煎。

人生知此味,独恨少因缘。

《和元八郎中秋居》写诗人与友人元八郎在中秋节相聚的情景。

圣代无为化,郎中似散仙。唐朝是一个圣明的时代,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所以不需要有为的治理,而是顺应自然的变化。

元八郎是诗人的友人,他是一位官员,但他不拘泥于官场的纷争,而是保持一种超脱的心境,像一个散仙一样自在。

晚眠随客醉,夜坐学僧禅。诗人与元八郎在中秋之夜相聚,饮酒作乐,直到晚上睡觉都还沉浸在醉意中。夜里起来,他们又坐下来学习僧人的禅法,修炼心性。

酒用林花酿,茶将野水煎。诗人与元八郎所饮的酒是用山林里的花朵酿造的,清香可口;所泡的茶是用野外的清泉水煎熬的,清淡爽口。

人生知此味,独恨少因缘。诗人认为这种与知己相聚,享受自然之趣的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但他唯一遗憾的是这样的机会太少了,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职务和牵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生活态度。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等手法,使得诗意清新淡雅,富有情趣。

05《赏春》

闲人只是爱春光,迎得春来喜欲狂。

买酒怕迟教走马,看花嫌远自移床。

娇莺语足方离树,戏蝶飞高始过墙。

颠倒醉眠三数日,人间百事不思量。

这是一首写闲适享乐的诗。

闲人只是爱春光,迎得春来喜欲狂。这两句写闲人对春天的喜爱,用“只是”、“喜欲狂”等词语表达了他们对春天的狂热和专注,没有其他的牵挂和忧虑。

买酒怕迟教走马,看花嫌远自移床。这两句写闲人为了享受春天而不惜花费和劳累,用“怕迟”、“嫌远”等词语表达了他们对春天的贪婪和不知足,不愿错过任何一点春色。

娇莺语足方离树,戏蝶飞高始过墙。这两句写闲人与春天的动物相伴相乐,用“语足”、“飞高”等词语表达了他们对春天的陶醉和沉迷,不顾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颠倒醉眠三数日,人间百事不思量。此处写闲人因为酒醉而忘却一切,用“颠倒”、“不思量”等词语表达了他们对春天的放纵和无忧,与世隔绝。

这首诗通过描写闲人赏春的情景,展现了一种逍遥自在、无所牵挂、与春为友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作者自己的心境和志趣。

诗中运用了夸张、对比、拟人等手法,使诗歌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总结:姚合的诗风清稳闲适,以幽折清峭见长,善于摹写自然景物及萧条官况,时有佳句。他的诗结构疏散平直,口常化意象选择,反复直白的抒情方式和语言的浅白俗近,被称为“平浅”。

姚合与贾岛友善,诗风相近,然较贾岛略为平浅,世称“姚贾”。他们都是苦吟诗派的代表,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83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