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个神秘的村庄,村民住地下4000多
2025/1/13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www.txbyjgh.com/m/中国地大物博,无奇不有。在中国河南有一个县叫做陕县,隶属三门峡市。在这里有种奇怪的现象,你走进一个村落却不见村,见村却不见房,闻声却不见人。在这里分布的,这就是中国民间的特殊建筑:“地坑院”。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阴坑、地窑。由于当地的土质粘硬,所以适合在地下挖空居住,这样整个房子就坐落在地下。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多年的历史了。这种房子冬暖夏凉,在冬天寒冷,夏天炎热的三门峡,这种地下的房子住着非常舒服。地坑院的源头大约在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比较详细的记载发生在南宋年,朝廷秘书少监郑刚中写的《西征道里记》说:“自荣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并且书中描述了挖地坑的方法:“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又说,在窑洞中“系牛马,置碾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可见这种地下的院落和我们地上的院落在配置上没什么不一样,照样可以养牛马,积谷物,五脏俱全。而且地坑与大地相通,卧于大地之中,随大地脉膊跳动,还具有防震功能。从上往下看,整个地坑院为方形,站在院中间看天空,天似穹窿,是天地之合的缩影,体现出方园之美,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反应,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的典型范例。这种建筑除了上面的各种好处,还有一个经济成本低廉的优点。挖个边长10到12米,一百多平方的房子,老一辈辛苦个一两年,后代可以用上几百年。在古代农民什么都缺的时代下,唯独不缺力气,所以他们只要努力一下,就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子。既不用还房贷,也不用买水泥、沙子等建筑材料,真是省钱省到了极点。不过由于房子在地下,所以为了解决排水问题,需要在坑内再挖个4到5米的渗坑,专门聚集雨水和平时的生活排水。地坑院的建筑也深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都是按照“风水”习俗来建设的,把院子所处不同方位的主窑、客窑、厨窑、等称之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等。有机会,朋友们可以亲自去陕县去体验一下,地坑院虽然看起来简陋,但是住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而且这个地方在唐代还出了位“巾帼宰相”女诗人上官婉儿。大诗人杜甫路过陕县的石壕古道时,曾写下著名的《石壕吏》。一幕幕都是历史的记录,体现出人类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