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灭蜀五代最成功的灭国战,唐军66天
2024/6/3 来源:不详公元年,后唐庄宗李存勖采用中央突破的奇袭战略,一举攻灭宿敌后梁政权,后梁皇族在李存勖的面前瑟瑟发抖,等待进一步发落,除后梁末帝朱友珪自杀外,其余的宗室成员全被李存勖擒获,朱温家族再无翻盘之可能。此时距离上源驿之变(公元年朱温设计杀害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未遂,详情请看小编往期文章)整整40年,李存勖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太原祭奠自己的父亲李克用,并在太原城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为朱李争霸写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值得一提的是,日思夜想进入的太原城,自己的子孙会以这样的方式进入(战俘),一代枭雄的棺材板怕是压不住咯。
灭亡后梁后,谁来成为天下的共主成为摆在李存勖眼前的头等大事。李克用李存勖自起兵之日起,就以匡扶大唐为旗号,现如今灭了宿敌后梁,一些心怀唐室的大臣开始建议李存勖从大唐皇族中选择合适的人称帝,恢复大唐社稷,其中尤以张承业为代表,张承业是个传奇的人,他本是一名宦官,后来被唐昭宗派到李克用军中担任监军,虽然只是一名宦官,但他依然心系大唐,辅佐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两代,更是在李克用刚死,李存勖即位初期平定叛乱,为李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然大部分掌握实权的武将则建议李存勖建立新朝,要与曾经的大唐划清界限,因为李存勖的爵位是晋王,大臣建议他新的王朝就叫“大晋”。最终,李存勖采用中庸之策,建立自己的王朝,但国号依然称大唐(区别于之前的大唐,称之为后唐),定都与于大唐东都洛阳,并以大唐后裔自居,尊奉大唐18代帝王,恢复大唐的制度。
李存勖明白,光光叫大唐,不代表真的是大唐,他要恢复大唐的荣光,让天下重归一统,这才是真正的大唐。公元年,后唐经过2年的休整,再加上对后梁新占领土地的整合与消化,实力大增。此时天下只剩下割据西南的前蜀政权和割据东南的吴国(徐知诰)还在负隅顽抗,于是李存勖开始了统一之旅。
因为东南地区河湖沼泽多,不利于后唐军队骑兵和重甲步兵作战,李存勖于是选择先对西南的前蜀政权动手。当年9月,李存勖诏命自己的长子魏王李继岌充西川四面行营都统,枢密使郭崇韬充东北面行营都招讨制置使,统领风翔(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同州(治今陕西大荔)、陕州(治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旧陕县)、华州(治今陕西华县)、邡州(治今陕西彬县)兵6万,自凤翔趋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入蜀。另以高季兴为东南面行营都招讨使,率荆南兵攻取夔(治今重庆奉节)、忠(治今四川忠县)、万(治今四川万县)诸州,以策应。
后唐10万大军兵分2路,向蜀地杀奔而来,而此时的前蜀军队,几十年未经战阵,哪里是战力彪悍的后唐军的对手,整个灭蜀之战,从后唐入蜀开始,到攻陷成都,前后66天,其中蜀军不是逃跑就是投降,实在乏善可陈。最终李继岌率大军进抵成都,前蜀主王衍不战而降,前蜀灭亡。李存勖把王衍家族全部迁往中原,并留李继岌镇守蜀地,让郭崇韬主持蜀地军务、孟知祥主持蜀地政务,一文一武辅佐李继岌。这个看似完美的布局,却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种子(本期先按下不表)。
后唐66天灭亡前蜀,震惊了天下,尤其是割据东南的吴王徐知诰,他被唐军恐怖的战斗力吓到了,马上上表对李存勖称臣,并去除王号,发誓永做大唐臣子,此时天下重归一统,似乎那个曾经的大唐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