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中翻越秦岭回西安,藏有一小城,景色迷

2024/1/24 来源:不详

在秦岭里,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小城——留坝、镇安、太白、佛坪,每一个都让人心驰神往。而且我最近去过的这个小镇,和上面相比,一点也不逊色,既有故事也有美丽的风景。

宁陕县地处安康北部,紧邻陕西省长安区,紧邻陕西省长安区、西安市等地。县境南面,离安康石泉县很近,距西安公里。

来到宁陕县城,最开始并非出于对这座小城的向往,而是纯粹想走著名的秦岭自驾游路线——国道。

该公路经过宁陕县城、南达石泉、北面至秦岭分水岭和渭峪口。同时,从沣峪口到宁陕这段路程中,还要翻越秦岭分水岭,月河梁,平河三大山梁。

为一睹这条公路的风采,当我与家人驾车从汉中经西汉高速回程时,特意从“宁陕/车湾”出口下了高速,计划从宁陕/车湾出口下高速。尽管,后来因沣峪口和黄花岭封道未成,但却有幸结识宁陕——这个有着传奇与美丽的小城。

虽然有国道经过,但总体来说宁陕地形非常封闭,四面都是高山,被群峰严酷的“包围”着。前一篇文章,我记下了从高速口到县城的过程,在短短的20公里的路程里,我们穿过3个山谷,翻过2个山头才到达。

像许多小城一样,宁陕也是建于河谷的沟壑中,从县里流过的这条河,有个非常大气的名字,叫做“长安河”。

长安河是汉江支流子午河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秦岭中,海拔米以上的平河梁南坡,顺山而下,由北向南奔流而下,经宁陕州后,在其境内奔流而下,流经宁陕。

这条河并非宁陕最大的河流,也不是最著名的河流(宁陕还有旬河、汶水河、蒲河等河),但这一条河是沿线人口密度最大的河流。

宁陕县城建在长安河中游相对开阔的河谷中,县城上下短短的几公里内,先后有鱼洞河、东沟河、西沟河、西沟河等3条河流汇合,整个小城都是小城。

县里四面是悠长的河谷,河流中有路可以到各地去。县里又将众水汇入谷口,成了山区一处交通要道。

咱们从高速下了下来,经过县城西沟下了西沟,然后再沿着国道向北穿过主城区,直奔长安河源头的平河梁。

出人意料的是,从宁陕县出城不到几公里,我们又来到了一座城市——宁陕老城,现在这个名字叫“老城村”,虽然这里并没有新城,但是这里有一座新的城市,但是它离宁陕县城不远,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城市——老城。

宁陕老城的起源是什么?老城市与新城市为什么相距数公里?查阅资料后才知道宁陕之地,原来是子午古道经过,现在新城所在的地方,唐朝时是子午道上的第五道关隘,叫“五谷关”,这是因为它正好守住了5个谷口(长安河上谷口、长安谷口、东沟谷口、西沟谷口、鱼洞沟谷口),同时,还有五郎坝巡检司管辖。

子午道,也叫子午道,是中国古代一条通向汉中、巴蜀的通道,也就是古时蜀道之一。在唐玄宗时代,就有了将杨贵妃从重庆涪陵运来的新鲜荔枝称为"荔枝道"。北端位于西安的正南,是一条距西安市区最近的古道。

在历史上,汉唐时期,子午道虽被辟为官道,但因山高谷窄,沿路人少,并不是秦岭中的主要通道,数千年来,子午道沿线只有一个县。

清朝以前,随著南方移民涌入秦岭,南北朝贸易往来繁盛,秦岭热闹起来,匪患接踵而至。为了强化统治,朝廷于今天的地方,朝廷于年在宁陕设立“五郎厅”,厅治就在今天的老城村。年,五郎厅改为宁陕厅,改为“安定陕西”。从那时起,秦岭就有“宁陕”这个地名。

一九九九年,宁陕改厅为县,县治也由旧城迁至关(今日的新城),因此,老城逐渐从一个单纯的军事中心向关隘延伸,逐渐转变为今天的老城。

两个新旧交替的城市,看似无与伦比,但仔细探究后,却可以了解秦岭上人类活动的历史,现代秦岭居民的来历和秦岭古道的千年变迁,还挺有意思的。对于我而言,旅游的魅力在于这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69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