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朱鹮种群已增至2500余只中国青年

2023/1/19 来源:不详

中青在线陕西洋县5月24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孙海华)记者今天从“朱鹮国际论坛”上获悉:经过37年努力,陕西境内朱鹮种群已由年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目前的余只,栖息地面积由发现时的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多平方公里,朱鹮种群保护已成为世界濒危物种成功保护的典范。

夏永光/摄

素有“东方宝石”“吉祥鸟”之称的朱鹮,是和大熊猫一样的孑遗物种,被称为国际保护鸟。朱鹮以其独特的羽色、优雅的体态、轻盈的身姿,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历史上,朱鹮曾在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地广泛分布,但由于环境恶化,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

年5月23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荫增先生和他的调查小组历时3年,走遍大半个中国,行程5万多公里,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了当时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由此开启了对朱鹮的保护之路。

夏永光/摄

37年来,陕西省洋县不断加强朱鹮的救助和人工繁育研究,先后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探索出一整套朱鹮人工饲养、繁育和疾病防治的技术方案和标准。同时,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朱鹮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开展的朱鹮环志标识、种群谱系、人工繁育、代孵代养、野化放飞等科学实验,一直走在世界朱鹮研究前列。

为增强朱鹮抵抗风险的能力,避免因一个地区发生流行疾病,导致朱鹮种群遭受灭顶之灾,陕西在秦岭北麓的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建立了异地种群。并在国家林业局的统一部署下,先后在河南、浙江、四川、北京、上海等提供了朱鹮人工繁育种源,建立起多处地理隔离的朱鹮异地种群。

为实现我国朱鹮保护拯救工作由“抢救性人工繁育”向“扩大栖息地”和“增大野外种群”的历史性转变,年以来,陕西先后在秦岭南麓的洋县华阳、宁陕县寨沟,秦岭以北的铜川耀州、宝鸡千阳等地实施朱鹮野化放飞项目,放飞朱鹮只,均已成功系列子代,建立了多个野化放飞的自然种群。

夏永光/摄

多年来,国际社会对朱鹮保护极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