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宁县洛宁县建置延革

2022/9/5 来源:不详

洛宁县全境电子地图概况洛宁县长水镇龙头山顶禹王庙碑洛宁县长水镇西长水村洛书出处碑洛宁县全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

洛宁建置沿革

洛宁古称永宁。明万历四十三年所出图书《郡县释名》载:“县南三里,有永宁河,源出讙舉山,东流洛,县以水名亦通。魏太武时封邓范为永宁候”。

洛宁地域:

商朝时为豫州洛西地。

西周时为豫州周南地。秦为宜阳、卢氏两县共辖。

汉至晋为宜阳、渑池、卢氏三县共辖。

南北朝时始建县。北魏太和十一年(年)析陕县东境和今洛宁北境置崤县,因崤山得名,治所冶垆,属司州恒农郡。同年在今洛宁北中部置南渑池县,以北有渑池县而名,治所蠹城,隶属恒农郡。北魏延昌二年(年),在今洛宁西境置南陕县,以北有陕县名之,治长水城,属司州恒农郡。同年在今洛涧以南置金门县,以金门山得名,治金门城,属宜阳郡。东魏天平初年(年)置金门郡,治金门县城,隶属阳州,领金门、南渑池、南陕、卢氏四县。兴和年间(-年),崤县属义州恒农郡,南渑池、金门属义州恒农郡。西魏大统三年(年),析宜阳县西境和今洛宁东境置北宜阳县,治所黄垆,属义州宜阳郡,废帝元年(年),南陕县更名长渊,属义州弘农郡。次年改北宜阳为熊耳县,仍属义州宜阳郡。北周明帝二年(年)置崤郡,领陕中、北陕、崤三县。武帝保定五年(年)在同轨城置同轨郡,隶属东京,领熊耳、渑池两县。周改南渑池县为昌洛,隋又改洛水。

隋开皇二年(年)废宜阳、同轨二郡,熊耳改属河南郡,熊耳县同时徒治于同轨城,大业初(年)废崤、洛水二县入熊耳。

唐武德元年(年),熊耳县更名永宁,取长治久安之意,同时徙治于永固城(今老城),长渊县因避李渊讳,两县皆属河南道河南府。之后,永宁县治迁徙频繁。显庆二年(年),永宁、长水改属洛州。开元元年(年),洛州改称河南府,隶都畿道,永宁、长水皆属之。

五代时,永宁、长水因果关系因之。

宋代,永宁、长水属河南府,隶京西北路,北宋咸平元年(年),永宁县治迁回永固城。

金时,皇统初(年),永宁县属韶州;长水县属嵩州,隶南京路。正隆元年(年),永宁改属嵩州。

元代,永宁、长水皆属河南路河南府。至元三年(年)长水、永宁合县,称永宁县,治永固城。

明、清时,永宁属河南府,隶河南行省。清道光元年(年)因避宣宗旻宁讳,改永“宁”为永“甯”。

民国2年(年)改河南府为河洛道,因与四川永宁道重名,改永宁县为洛宁县(县名更改正式公文于年6月下达),属河洛道。

年(民国16年),河洛道废,洛宁属豫西行政长官公署。

年(民国20年),河南省政府颁布《河南省清乡暂行办法》,将全省划分为六个清乡区,洛宁属第五区。

年(民国21年)陕州第十一督察区成立,洛宁属之。

年元月,中共在旧县成立洛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属豫西二专区。在沦陷期间,国民党县政府流亡故县,日伪县政府盘踞县城,持续到当年8月日军招降。

年,洛宁解放,分洛南、洛北二县。洛南县属豫西三专署,洛北县属太岳五专署。

年3月洛南、洛北合县,仍称洛宁县,属陕州专署。

年陕州专署并入洛阳专署,隶属关系因之。

年洛阳专署撤消,洛宁隶属于洛阳市。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1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